2.軍工行業基金第二名是瑞銀國家安全混合基金(399973)。
3.軍工基金第三名是易方達國防軍工基金(202027)。
從過去十年的歷史情況來看,軍工指數的回報表現不佳,超額收益與滬深300相比並不顯著,且波動較大,持股體驗不佳。然而,這壹趨勢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逆轉。經過2021和1的大幅回調後,4月底開始反彈,從7月開始增速加快。近兩個月增速遙遙領先寬基指數,位列申萬二級行業前十。從目前來看,軍工板塊的大幅反彈有幾個原因。壹是宏觀層面流動性收緊預期的緩解。二是軍工行業業績快速增長。
軍工指數中有哪些成份股?
目前基金跟蹤的與軍事實力相關的指數有很多,包括中證軍工指數、中證軍工領先指數、申萬軍工指數、中證AVIC軍工主題指數、中證國防指數、中證航天軍工指數、中證航天軍工指數等。為了便於理解和參考,本文以中證軍工指數為分析對象。
中證軍工指數反映了滬深兩市軍工行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以主營業務與軍工相關的上市公司和其他主營業務為軍工的上市公司為指數樣本,業務範圍涵蓋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軍工電子、衛星等軍工領域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軍工指數成份股最多包含80只股票,目前成份股數量為58只。
市值風格方面,中證軍工指數在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中的權重均在20%以上,風格相對均衡。
軍工指數的集中度是多少?
從集中度來看,軍工指數前十大重倉股占比僅為43.94%,第壹大重倉股權重僅為7%左右。集中比較分散,指數的引領作用不顯著。十大重倉股總市值近9000億,流通市值超過4000億,指數總市值近2萬億,流通市值近萬億。所以軍工指數是壹個可以容納大量資金的行業。從市值分布來看,軍工指數中市值較大的公司較多,200億元以上的公司占比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