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紅:壹只悲鳴的鴻雁。比喻饑寒交迫的災民。鴻雁找不到住的地方,無目的地飛著,傷心地哭著。它描述了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求救的悲慘情景。這是對在天災人禍中流離失所、到處呻吟的饑民的隱喻。
現在常用來形容股市、家電行業等市場受到沖擊後大面積虧損的慘烈情況。
來源:《詩經·瀟雅·鴻雁》:“鴻雁飛鳴。”
用法:主謂式;As謂語、定語和從句;描述無家可歸的情景
示例:
1峻青《野心錄》:“他們親眼目睹了那~的可怕景象,千裏之外的光禿禿的土地。
2梁青·啟超《新羅馬》:“哦,我記得歷史上羅馬是多麽繁華,今天卻是~,春燕有去無回,眼中滿是憂傷。”
3清·唐彬《穗秀兩城秋災略》:“今春賣兒賣女者,必無所失,故遍哀而歌之。”
4劉《第二個太陽》第二章:“這是我們的祖國,這是我們的土地,滿目瘡痍,悲痛欲絕!”
海南日報-兩市哀鴻遍野:跌停個股多達48只。
詞性:貶義成語
同義詞:饑寒交迫,饑不擇食(皮?o)馱道,民不聊生。
反義詞: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結構:主語和謂語q和lí z ǐ sà n
解讀:家庭被迫分離,分散。
來源:孟子惠亮王上:“父母凍餓,兄弟妻離子散。”
例句:成千上萬無辜的人死傷,饑寒交迫的人比比皆是。(毛澤東對國民黨戰爭責任問題的幾個回答的評論)
同義詞:家破人亡,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