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王中磊把明星個人收入投入華誼粉飾業績是真的嗎?

王中磊把明星個人收入投入華誼粉飾業績是真的嗎?

在這個娛樂至死,流量至上的時代,明星的收入隨著全民的追捧而水漲船高。明星進入資本市場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當時認為明星是通過上市公司套利,結果他們的高收入被上市公司用來粉飾業績。

最近壹段時間,明星與上市公司的密切關系壹再被曝光。繼趙薇“空手套白狼”之後,文投控股也收到了關於悅凱影視和宏宇天潤收購計劃的問詢。華誼因2015兩次明星公司收購被浙江證監局警示。雖然證監局的批評本身問題不大,但華誼此前的公告顯示,兩家被收購的子公司使得明星的個人收入變成了公司利潤。考慮到華誼作為“民營影視第壹股”這幾年的業績相當不理想,明星收入計入公司業績的事實就很耐人尋味了。

明星收入變成公司收入。

65438+2月20日晚間,華誼兄弟(300027)發布公告稱,因華誼在2017和10年度披露合並報表範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警示函。華誼公司總經理兼副董事長王中磊被認為負有主要責任。

事實上,這兩家子公司正是華誼在2015年完成的兩次收購中的明星公司。當時,華誼兄弟先後收購了浙江東陽郝漢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其中,東陽郝漢的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峰、楊穎、瑞安、杜淳、陳赫等藝人,東陽美拉的股東是最近風頭正勁的導演、演員馮小剛。

事實上,相比華誼披露兩家公司的收入晚了兩年,公告中更有意思的是,作為明星公司,其主要收入大多來自明星股東的個人收入。

根據華誼的公告,在東陽郝漢,“貢獻給東陽郝漢的利潤是藝人的個人收入,明星股東同意將其所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貢獻給東陽郝漢,作為其業績的壹部分。考慮到公司和投資人的利益,公司(指華誼)同意接受明星股東的個人收入作為其業績的壹部分”。

從華誼披露的東陽浩瀚業績來看,2015年,李晨個人凈利潤為813.9萬元;馮紹峰個人凈利潤8321.600元;楊穎個人凈利潤807.58萬元;瑞安個人凈利潤865,438+074,1,000元;杜淳個人凈利潤804.07萬元;陳赫個人凈利潤809.33萬元;東陽郝漢的公司凈利潤為227.39萬元。凈利潤總額為565,438+065,438+065,438+0.82萬元。此外,加上明星們的資本公積* * * 41155700元,合計9227.39萬元。

東陽美拉也是如此,提供商業廣告,參與綜藝節目,導演服務。這包括馮小剛作為編劇、導演、制片人、制片人、演員和廣告代言人所創造的利潤。從東陽米拉的業績來看,2015年度,東陽米拉實現凈利潤4602.67萬元。

粉飾公司業績的利器

縱觀這兩家公司的歷史可以發現,早在收購之初,這兩筆收購就遭到了質疑。

東陽郝漢成立於2015,10,21,華誼兄弟於10月22日10公告,以7.56億元的價格收購東陽郝漢70%的股權。

馮小剛東陽米拉成立於2015年9月2日。兩個多月後,6月165438+10月19,華誼兄弟宣布以105億元收購東陽米拉股東馮小剛、陸國強持有的70%股份。當時,馮小剛持有東陽米拉99%的股份,華誼兄弟的收購被戲稱為“給錢給馮小剛”。

2013,華誼兄弟還以2.52億元收購了李鴻星恒和賈母文化持有的浙江長生影視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當時,長生影視成立僅三個多月。隨著本次收購的完成,張國立成為當時華誼兄弟的第九大流通股東。

華誼三次令人矚目的收購都是以超高溢價完成的。公開資料顯示,浙江長生被收購時的溢價率為12倍;2015年,收購溢價率高達15倍。

事實上,華誼看似不利的行為,其實另有所圖。除了用非凡的流量效應捆綁明星,給他們穿上“金手銬”也很有用:粉飾上市公司業績。

其實明星的收入壹般是按比例分給經紀公司和明星的。經紀公司壹部分算是公司收入,明星個人收入是運營成本。但在華誼,明星的個人收入由明星自願返還給公司,作為公司利潤。這樣壹來,兩家公司的天價收入實際上已經變成了華誼兄弟的利潤。

此前,伊凱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然公開透露,大牌藝人和大牌導演越來越賺錢。目前壹對壹線明星夫婦的年收入會超過大部分影視公司的利潤,兩個壹線明星的年收入之和基本會超過市場上所有依靠主營業務收入的影視公司的年收入。對於影視公司來說,原著成本不僅不再是成本,更是收入。壹進壹出,虧損變成盈利,盈利變成瘋狂。

由此,華誼兄弟通過將明星的天價收入轉化為企業收入,達到了提升上市公司業績的目的。

但是對於明星來說,自願把自己不平等的收入全部貢獻給公司,然後按照股權分配利潤,其實是相當荒唐的,尤其是像楊穎這樣壹個明星,因為壹部電影《失孤》拿到了8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