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以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談談奧林匹克運動與經濟的關系。

以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談談奧林匹克運動與經濟的關系。

奧林匹克運動與經濟的關系

壹、現代社會提供了奧林匹克運動所需要的經濟基礎

經過近壹個世紀的探索,奧林匹克運動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經濟運作規律,開發出獨具特色的奧運營銷模式,在奧運與社會之間建立起牢固的經濟紐帶從而源源不斷地獲得其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物質資源。

奧林匹克營銷是奧運與商家互惠互利的商業行為。對於企業來說,可借助奧林匹克的人文價值以改善企業形象,從而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對於奧林匹克運動來說,則可獲得其生存與發展的經濟資源。企業對人文形象的需要和奧運對經濟資源的需要,構成這個互惠營銷模式的基礎。

20 世紀 80 年代已來,隨著奧林匹克營銷效益的增加,國際奧委會從電視轉播權收入中撥出專款建立“奧林匹克團結基金會”,通過該組織對各國家奧委會給以援助。奧林匹克團結基金援助有固定的分配渠道,即團結基金會——各大洲奧委會——各國家奧委會——各國家單項體育協會。團結基金會每四年制定壹次援助計劃,其援助分為世界項目和大洲項目兩個類別。國際奧委會還規定,奧運會電視版權收入的 49% 及奧林匹克營銷收入的壹半由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組委會用於舉辦奧運會,剩下的部分在奧林匹克運動的其他成員中分配。奧林匹克營銷,取之於奧運,用之於奧運,使參與奧運的各方***生***榮。

二、奧林匹克運動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

由於奧運會涉及的因素是多維度的,因此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奧運會具有國際性、綜合性和大型化的特點,需要全社會各個部門的參與和協作,於是帶動了各相關部門,特別是旅遊、電子、通訊、體育用品等產業部門的發展。奧運會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壹)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經濟促進

由於舉辦奧運會涉及到諸多領域的經濟活動並具有壹定的經濟規模,因此對舉辦城市及其周邊地區會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如: 2000 年悉尼奧運會創造了 43 億美元的經濟影響,相當於新南威爾士州 2000 年 GSP 的 2.8% ,相當於澳大利亞 2000 年 GDP 的 1.0% ,年均 GDP 效應約 0.08% 。

(二)奧運會對舉辦國的國際形象的促進

舉辦奧運會為壹個國家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如韓國由於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其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隨之而來的是進出口貿易擴大,經濟、技術交流加速發展,國際信用評價部門對韓國的信用評價指數也相應提高。

(三)奧運會對相關產業發展的促進

奧運經濟與許多產業都有關聯,產業鏈長。受舉辦城市的實際目標的影響,在不同國家舉辦的奧運會,對產業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壹般表現為與奧運會有直接關系的若幹產業得到促進,然後通過乘數效應和投入——產出關聯向其他產業和經濟領域擴散。

四)奧運會對舉辦城市更新的促進

奧運會舉辦城市多利用奧運會的籌備和舉辦來促進城市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加速城市改造

2 .利用奧運村促進社區發展

3 .促進市政基礎設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