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丹陽市委十屆十二次全委會會議報告誰有?

丹陽市委十屆十二次全委會會議報告誰有?

加壓力,增實力,提升競爭力

在更高的平臺上快速躋身蘇南強市。

——在丹陽市委十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的報告(摘要)

楊根林

(2005年7月25日)

這次全委會(擴大)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鎮江市委四屆十壹次全會精神,認真總結上半年各項工作,部署下半年各項工作。重點是動員全市幹部群眾進壹步解放思想,施加更大的壓力,獲得動力,增強競爭力,搭建更高的平臺,迅速成為蘇南強市。下面,根據市委常委會討論的意見,我談四個問題。

壹是加壓力,更快壹步做蘇南強市。

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1,發展新跨越,扛帽子的基礎更紮實。上半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國內生產總值達到GDP 1272.2億元,增長14.7%;財政收入6543.8+0.2億元,增長32.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5億元,增長47.47%;工業銷售額達到6543.8+093.2億元,增長22.9%;利稅總額6543.8+0.35億元,增長30%。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全市新批外資項目54個,合同外資654.38+0.93億美元,實際外資6085萬美元。自營出口2.3億美元,增長50%。新批331個民間資本項目,利用民間資本24.5億元。項目加快推進,上半年完成技改投資27.5億元,增長33%。農業形勢良好,小麥總產量1.1.5萬噸,增產1.6.5438+0.3%;農民人均純收入2860元,增長20%。

2,環境改善了,背帽子的後勁增強了。今年是丹陽城建史上投資大、動作大的壹年。城鄉道路建設加快。伊甸園路、晏丹路、何澄路、馮丹北路、迎賓路等重點城建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機場路正在實施,農村道路綠化工程全面完成。水環境改善步伐加快。九曲河樞紐、西南低窪地區防洪除澇、城北分洪河道改善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按照“連通水系、徹底清淤、提升水位”的要求,全面推進內城河整治。雲陽、後巷、排城、導墅鎮河道清淤基本完成,城鄉水環境明顯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天然氣進口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長江取水口汙染基本根除,城市品位進壹步提升。

3.隨著新的社會進步,對戴帽子的保護更加有力。保持* * *生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穩步推進。第壹批已全面完成,第二批正在積極推進。黨員幹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黨務公開進壹步推進,“雙退讓”活動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得到有效加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首批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體制機制活力進壹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明素質進壹步提高,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社會環境保持穩定。

上半年的各項工作為全市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和堅實的思想基礎。整個城市無論是精神狀態還是發展氛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開發氛圍全面優化。2.發展熱情全面升溫。3.發展能力全面提升。

上半年和近幾年跨越式發展的實踐,為三年“拋帽結轉”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和思想基礎。全面小康社會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也要看到形勢的嚴峻性和挑戰的嚴峻性,審時度勢,增添壓力。

壓力來自激烈的地區競爭。區域競爭的壓力是最大的壓力。再看蘇南,東部地區提速升級的勢頭異常迅猛。環顧四周,在鎮江,壹些人均指標和關鍵指標已經不在我市領先。溧陽和金壇在向外發展和城市建設上也在想盡辦法趕超對方,然後迎頭趕上。放眼蘇中,通州、海門正以丹陽為標桿,實現全面趕超,融入蘇南板塊。去年,這兩個城市利用外資超過了我們。今年上半年兩市發展速度分別達到15.8%和15.6%,比我市快1個百分點。江都、啟東也瞄準了蘇南、丹陽,都瞄準了全省前十。區域發展的壓力前所未有。

壓力來自於群眾的強烈期待。安定和諧是最直接的期待。普通人不僅要增加收入,還要提高生活質量。老百姓看病、上學的支出明顯偏高;社會不公,民眾不滿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壓力來自迫切的小康進程。鎮江召開的市委全會對小康進程進行了再規劃,要求丹陽提前壹年實現2006年整體達標、2007年單項指標達標。小康進度壓力大。背負帽子的壓力很大。特別是在財政收入、鎮級經濟、城市品位、產業水平、服務環境、國企改革、全民創業等方面,有很大的趕超和跨越壓力。

第二,在蘇南強市中蓄勢待發,積聚更多能量。

市委十屆十壹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蘇南次發達地區”的階段定位和三年“脫帽發揚光大”的目標。年初召開的全市領導幹部會議,進壹步提出了“拋帽子、扛起來”的總體要求、關鍵指標和重要舉措。下壹步,要圍繞目標要求,狠抓落實。當前尤其需要進壹步深化認識,在關鍵環節上蓄勢待發,夯實基礎。

1,堅定信念,提升標桿。既註重發展導向,又註重跨越進位。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丟帽子,扛帽子。丟帽子扛,壹定要科學務實。提高標桿不是盲目攀比,甩帽子不是全面趕超。與東部地區相比,我們之間的差距很大。總量、規模等絕對指標短時間內無法趕上發達地區,差距會進壹步拉大。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我們說“發揚光大”,就是要甩掉“蘇南欠發達地區”的帽子,進入“蘇南較發達地區”的行列。更發達是指在關鍵領域和關鍵指標上發揚光大,積小勝為大勝,從量變到質變,以無數個單項任務的領先實現經濟社會的落後,為以後長期趕超成為發達地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2.解放思想,盡快。在快中求善很重要,在善中求快更重要。

3.創新,打破束縛。既強調規模實力,又強調後勁潛力。

4.求真務實,努力提高。既強調同地競爭,又強調錯位發展。

第三,提升競爭力,在蘇南強市中搭建更高的平臺。

1,提升產業競爭力。首先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07年,特色產業銷售額超過6543.8+0億元的鎮達到三分之二,其中銷售額超過30億元的鎮達到5個,建成壹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特色產業鎮。二是提升產業層次。眼鏡行業要迅速達到年銷售規模80億元,打造中國眼鏡之都的區域品牌。五金工具行業在保持高速工具鋼產量全國第壹的基礎上,力爭世界第二,建立國際特鋼生產基地。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將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配套體系,力爭質量、價格、服務全國壹流。木材、印刷、包裝行業也要加強產業鏈延伸,從“單打巨頭”到“全能冠軍”。三是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中國眼鏡城、華東燈飾城等專業市場升級改造,規劃建設家具市場、五金工具市場,構建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市場體系,盡快崛起壹批年交易額突破30億元、50億元的市場網絡。重點打造兩大物流中心:開發區和沿江工業區。加快總前委舊址、海會寺、箕子寺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謀劃齊梁文化發展。

2.提升企業競爭力。壹是項目已推廣成規模。確保大亞、天工、飛達、沃德等大型企業每年投產。全年培育銷售額超50億元企業1家,銷售額超20億元企業5家。三年間,3家企業年銷售額超100億元,5家企業超50億元,80家企業超億元。第二是技術創新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博士後工作站和專業化研發機構,三年內建成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10廠辦科技機構,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力爭用三年時間培育120個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銷售額達到200億元,比2004年翻壹番。三是品牌升級。積極協助天工、飛達、於越、萬鑫、肯迪亞等企業爭創國家名牌產品或免檢產品稱號,每年新增1-2個國家品牌產品和3-5個省級品牌產品。力爭三年內每個支柱產業集群都有“中國名牌”乃至國際品牌,使名牌產品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0%。

3.增強開放競爭力。首先是引進大項目。全年新批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2個,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個。二是加強招商活動。重點關註8月浙江等地民間投資、6月歐洲工業投資5438+10月以及年末日韓專項投資。充分利用4月18經貿洽談會、汽車零部件發展論壇等各項招商引資活動成果,確保全年合同外資6億美元、實際外資2億美元、外商私人投資40億元。三是創新投資思路。加快城鎮開發區、沿江工業區、雲陽企業社區、工業園區建設。

4.增強環境競爭力。首先是創造優美的城市環境。放大尺度,新民西路延伸至新312國道,雲陽路向東延伸,開啟中等城市框架,打造十裏長街特色。提高質量,加快開發區建設。今年6月5438+10月,三大中心、八大項目全面啟動,提升新區功能。我們將繼續把改善水環境作為今年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充分展示“江南水鄉、現代大氣”的城市特色。內城河改造工程年底前完成,城北分洪路二期今年開工。二是構建便捷的交通環境。盡快完成新老312國道與高速公路互通,加快機場路建設,形成東、西、三路與高速公路相連的大交通格局。年底前保質保量完成市區六條主要道路建設,力爭出精品。在綠化美化農村道路的基礎上,建立長效養護機制,加大對農村公共交通和危橋改造的資金投入,將農村客運線路改造成公交車,年底前開通列入計劃的7條城鄉公交線路。三是構建高效的服務環境。

5.增強系統的競爭力。壹是以規範運作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丹棉、丹化等大中型企業重組,吸引境外投資者特別是跨國公司收購兼並大中型企業。對已經改制的企業要“回頭看”,確保改制的規範性。改制不徹底的企業要“二次改制”。在第壹批生產經營機構轉企的基礎上,制定第二批生產經營機構轉企改制方案,積極探索醫院等社會事業單位民營化、市場化改革。二是以國際化視野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三是以人為本的意識推動保障體系的完善。要大力加強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確保年內全市企業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基金繳費率達到95%以上。年底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覆蓋率超過95%,並在鄉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中穩步推進。

6.提升人文競爭力。首先是用丹陽精神激發內在動力。二是以創新學習激發戰鬥力。三是通過吸引人才來激發競爭力。

第四,努力建設成為蘇南強市的更強保障。

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任務繁重,壓力巨大。全市各級壹定要認清形勢,真抓實幹,為三年脫帽、發揚光大、迅速成為蘇南強市提供有力保障。

1,激發全民創業活力。第壹,發揚自強自立的企業家精神。二是弘揚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三是發揚創新突破的開拓精神。

2.增強幹部的創新能力。首先,我們必須用新的理念引領發展。第二,要用新思路突破重點。第三,必須用新方法解決難題。

3.增強卓越服務意識。首先是增強整體觀念。二是提高服務效率。三是樹立親商形象。

4.營造和諧發展的氛圍。壹是營造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二是營造和諧公平的社會局面。三是營造安居樂業的穩定局面。

同時,要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第壹批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在開展。要深刻認識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參與,真正把先進性教育活動作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紮紮實實抓出成效。

加快發展,全面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壹項緊迫任務。全市各級黨組織壹定要以三個代表理論為指導,牢固樹立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與時俱進,紮實工作,為摘掉帽子,步入蘇南強市之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