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新亞洲相冊的微信官方賬號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註意到每條推文末尾都有關於新亞洲相冊的介紹?《樹屋》作為亞洲新電影制作理念的第壹部代表作,不僅打破了國界,也打破了洲際界限。五個國家,即新加坡、越南、德國、法國和中國,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制作和制作。影片在越南山區拍攝,全片采用16mm膠片拍攝,歷時兩年完成。
張明貴,影像藝術家,電影導演。199 0年出生於越南中部高原城市邦美樹,現生活工作於胡誌明市。2008年考入胡誌明電影戲劇大學,壹年後輟學成為獨立電影人。2012參加韓國釜山電影節亞洲電影學院。2014年,他的短片《井裏的火星》入選達卡藝術峰會、61奧伯豪森國際電影節、第37屆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2016參加柏林電影節天才訓練營。他的第壹部長篇電影《鏡之城》入選2016釜山國際電影節和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他的第二部長篇電影《樹屋》入選2019洛迦諾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
官方簡介似乎傾向於壹種距離感。在亞洲電影新編年史的眼裏,張明貴是壹個略帶羞澀的導演,是壹個為學生準備越南春卷的溫柔導師,也是壹個親密戰友。亞洲新電影編年史每個發展階段的“第壹次”都與他息息相關。
2016-12應《新亞洲電影編年史》創始人、後擔任《樹屋》制片人的郭曉冬邀請來京,並作為《新亞洲電影編年史》首屆電影攝影師會議的客座導演,放映和交流了長篇電影《鏡中之城》和短片《井裏的火星》。2018年7月,張明貴回到北京。作為新亞攝影協會第15期特邀理事、新亞攝影協會第壹期工作坊講師之壹,與耿軍導演壹起為16學員講授《思想者的文字與電影》,輔導12學員作品。隨後的壹個月,他在亞洲新電影的會場之壹的祖法工作室完成了亞洲電影人後期駐場項目《樹屋》的粗剪,還請假考察了北京的49個城市。
時光倒流,回憶觸手可及。2016啤酒花園5438+00六月相遇。在21釜山國際電影節上,郭曉冬的《碧水刀》和張明貴的小說《鏡中之城》大受好評,在《彼此欣賞》中相遇。壹個月後,他們壹起參加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後的影子晚會上,他們挨著坐,拿著話筒,在彼此五音不全的聲音中找到了* * *的聲音。
2016-12新亞洲電影編年史第壹屆電影節結束後,與張明貴的電影之旅正式從宋莊鮑曉村蘭洲拉面的壹只烤羊腿開始。郭曉冬先生決定成為《樹屋》的制片人,實踐《新亞洲電影編年史》的亞洲合拍理念。
2017 10《樹屋》獲得第22屆釜山電影節最高獎及紀錄片基金項目10000美元,項目前期研究經費落實。
2017至12,樹屋的景區工作開始。同月,《樹屋》成為當年柏林電影節世界電影基金唯壹支持的亞洲主題電影項目。導演張明貴和制片人郭曉冬決定用16mm膠片拍攝這部電影,難度加大,新亞影業加大了支持力度。
2018年2月,制片人郭曉冬·仁柔將16mm膠片運抵越南胡誌明市,為期兩周的拍攝工作正式開始。
2065438+2008年6月,《樹屋》的拍攝在越南魯克山民族的山洞裏結束,圓滿收官。
之後,《樹屋》這部電影在巴黎進行了數碼掃描,在中國宋莊進行後期剪輯。
2019上半年,聲音(Ernst Karel,洛杉磯)、配色(Lionel Devuyst,布魯塞爾)、海報(喬劍楠,北京)、媒體包(Mathieu Mullier,巴黎),更多的國際電影人走進樹屋。
2065 438+7月65438+7月09日,這壹刻,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正式宣布《樹屋》入選“當代影人”單元。
新亞影業堅信,壹部電影的誕生是集體的努力和眾多朋友的無私奉獻。再次恭喜張明貴導演,還要感謝電影人劉愛國和杜海濱的慷慨解囊,在劇組拍攝經費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支持了十卷總長* * * 120分鐘的16mm膠片,開啟了樹屋的電影大冒險。同時,我們也要感謝張獻民先生在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的AND項目中對張明貴導演的指導和支持。
即使時光飛逝,新的亞洲電影將茁壯成長。如今,影人會已經連續舉辦了22屆,第七屆工作坊即將在重慶開幕。未來,新亞洲電影制片廠在延續電影教育項目的同時,將長期為國際和亞洲合拍片提供資源和經驗幫助,為亞洲電影人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亞洲電影人集體是由具有亞洲文化認同、熱愛和支持享受文化的電影人自然聯系和成長而形成的。聯盟中的個體以電影為表達手段,以亞洲文化的* *本質為話語基礎,展現亞洲當下的生態文化,尋求超越歷史地理和政治經濟意義上的“亞洲”概念,重塑亞洲精神文化的生動形象。聯盟鼓勵亞洲電影人建立自我認同,並以開放的態度歡迎其他對亞洲多元文化感到認同、好奇或陌生的個人參與亞洲電影人的互動與交流,加入亞洲電影策劃、合拍與合拍、技術合作與資源共享。
“導遊”微信號directube
關於10年的通知,自指南末尾的廣告關閉後。
阿巴斯|每次電影休息,我都用詩歌尋找價值。
推廣/合作/活動
添加微信號:directu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