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現在是保險資金投資海外的好時機嗎?

現在是保險資金投資海外的好時機嗎?

根據保監會的官方數據,2065438年保險業總資產+02.36萬億元。按照“境外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的投資比例限制,2016年度投資總額上限為1.854萬億元,但到了2065438+。不難看出,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實際投資額遠未達到政策規定的投資上限,境外投資市場潛力巨大。

保險資金青睞海外投資的兩大原因

中國的保險機構更喜歡海外投資,主要是由於兩個因素:

第壹,主觀因素。保監會在2014和2015發布了多項法令,拓寬了保險機構境外投資的範圍,給予其更大的自主資產配置空間。政策利好極大地鼓勵了保險資金的退出。

第二是客觀因素。當前,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經濟增速下滑,國內“資產荒”局面愈演愈烈。國內金融產品和工具難以滿足保險資金配置需求的現狀,也加快了保險資金出境的步伐。整體來看,保險資金投資的海外資產質量相對較高,尤其是房地產項目。

中資保險機構海外投資趨勢進壹步加強。

數據來源:保投網根據新聞資訊收集統計。

註:匯率按9月30日收盤價計算,65438美元+0 =人民幣6.68元;歐元1 =人民幣7.49元;GBP 1 =人民幣8.65元

從投資金額和投資頻率來看,海外不動產壹直是國內保險機構最為關註的領域。這類資產易於轉租或出售變現,可以為保險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股權投資是另壹種傳統的海外投資方式。其主要形式是收購海外市場占有率高、經營狀況穩定的保險公司。在股票投資上,港股占優,占比98%。2016前三季度,保險資金投資境外股票快速增長,金額達10017億元。這與保監會批準參與滬港通試點密切相關。數千億保險資金蓄勢待發,預計未來保險資金投資港股的金額將進壹步增加。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5相比,2016前三季度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出現了幾個變化:壹是終止交易較多。第二,保險資金開始投資溫哥華和特拉維夫等新市場,克服了區域限制。第三,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開始探索海外投資領域。

目前,只有中國人壽、PICC、平安、安邦和復星在海外投資活躍。根據保監會在官網批準的統計數據,具有境外投資資格的保險機構有16家。這意味著保險機構正在積極準備等待時機進入海外投資市場,尋求更高的投資回報。

壹方面,從近兩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數據來看,投資金額壹直呈上升趨勢。主客觀因素的協同作用,使得保險資金出海越來越具有不可抗拒性。

另壹方面,值得註意的是,在國家為保險資金和投資範圍“松綁”,數萬億保險資金急於尋找海外投資出口的同時,其中存在的風險並未消除。

保險資金海外投資趨勢預測

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不動產和股權投資是重點。

保險資金對投資不動產壹直特別熱情,無非是因為不動產看得見,摸得著,容易估值。事實上,壹方面,保險機構資金雄厚,要求安全第壹,所以更青睞美國、英國、中國熱門城市的地標建築。另壹方面,保險機構收購地標性建築,相當於為自己做全球廣告,也給保險機構自身帶來相應的收益。

關註“壹帶壹路”相關項目

保險資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參與“壹帶壹路”:壹是保險資金可以投資中國,即投資支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第二,如果“壹帶壹路”上有好的基建項目,有潛在的投資價值,那麽保險資金可以直接參與;第三,通過產品投資,保險資金可以與其他境外投資機構合作。

購買相關的海外金融機構或搭建海外投資平臺,是連接長期優質資本的絕佳方式。

就收購境外保險公司而言,相關保險公司可以繼續投資其他境外資產,實現公司資產配置的多元化,滿足高端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這不僅有助於他們拓展海外保險市場,實現戰略協同,也使他們能夠利用海外低成本的保險資金深化在海外諸多行業的布局,幫助他們成為多元化的跨國金融集團。收購海外銀行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大的財務優勢。此外,從近兩年保險資金的投資趨勢來看,與境外相關機構設立合資或合作投資平臺的情況並不少見。

歐美依然火熱,港股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今年第三季度,香港新增兩起股票基金投資案例,均為華寶香港中小盤基金認購。保險投資網認為,這兩起案件的發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主要原因在於保監會2016年9月8日發布的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標準,使得保險資金能夠參與滬港通試點業務。因此,港股市場有望迎來內地大量增資,同時國內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壓力將得到緩解,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將更有利於分散保險資金的投資風險。

加強與PE機構的直接和間接合作

除了境外不動產和股權投資,保險資金還積極尋求與基金或PE機構合作,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參與境外投資,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是最常見的間接投資方式。政策層面,保監會於9月11,2015發布《關於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保險資金不僅可以作為LP參與項目投資,還可以作為GP獨立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

海外投資要找準機會,量力而行。

在2016的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案例中,有很多最終被放棄和終止的交易。其實最後的放棄有利有弊,看考慮的角度。積極的影響是,交易的終止不僅規避了當地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而且保險公司不再需要支付目標公司的收購價格,也不需要對項目進行債務融資,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財務杠桿。負面影響是保險公司錯失了進壹步獲得其他國家客戶認可的機會,從而放緩了走向世界、打造全球知名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步伐。從這個角度來說,放棄海外投資交易的質量是沒有定論的。重要的是要不要交易,交易多少,要三思而後行,量力而行。

保險資金將加強海外投資的風險控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預判機制,積極關註國際金融動向,提升全球戰略資產組合配置能力;其次,事前盡職調查壹定要認真細致,增加對目標市場和投資標的的全面了解,從而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再次,我國保險專業人才數量有限,合格的海外投資專業人才匱乏,急需加大海外投資相關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最後,海外投資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溝通困難、反映不及時等問題。只有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並重,才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在當前低利率的市場投資環境下,未來保險資金的海外資產配置將更加強調價值投資、多元化投資和另類投資的理念。保險資金不再跟風投資、盲目追逐收益,而是在主要市場上分散投資於主要資產類別,制定長期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在防範風險的同時獲取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成為重要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