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舒適的qq(采訪零壹俱樂部CEO舒適)

舒適的qq(采訪零壹俱樂部CEO舒適)

目前國內商業火箭公司約20家,其中中國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何時誕生?這場討論持續了很長時間。

日前,265438+20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OneSpace公司CEO舒暢,對中國商業火箭公司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

對於商業火箭企業的現狀,舒暢建議政府鼓勵銀行開發適合商業航天企業的中長期貸款產品。談到上次發射失敗,舒暢很坦誠。他認為這與他之前的樂觀以及對航天系統工程缺乏敬畏有關。

(2018 5月17日,零壹俱樂部研制的OS-X火箭點火發射成功,成為第壹枚民營自研商業亞軌道火箭發射。李果攝)

建議解決火箭企業融資問題。

《21世紀》:在比較中美商業航天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壹件事就是政策環境的差異。如果需要提出壹些建議和意見,在未來的政策上應該給予商業火箭公司怎樣的幫助,才能更好的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舒暢:首先,航天產業在創業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以目前的經濟和市場形勢,公司面臨著嚴峻的融資困難等問題。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鼓勵銀行簡化貸款辦理流程,提高企業貸款需求的響應速度和審批效率,根據創業型企業的生產建設銷售周期和行業特點,開發適合商業航天企業的中長期貸款產品。

第三,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結構不平衡。只有產業鏈的均衡發展,才能促進企業的不斷創新。而在下遊衛星應用領域,甚至跟不上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速度,導致整個產業規模不大,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建議政府設立相關產業基金,有針對性地加大對衛星應用的投入和支持,填補產業鏈缺陷,促進商業航天產業均衡發展。

265438+20世紀:從國內情況看,中國航天的主力是“國家隊”,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在與“國家隊”的競爭中,商業火箭公司的出路在哪裏?

舒暢:我對於和國家隊合作競爭的想法從來沒有改變過。也就是在中低軌道,商業開發必須由私人公司來做。深空探測和包括這個月球基地和空間站在內的國家任務必須由國家隊牽頭。民企的進入是商業航天的壹個很好的補充。

第二是在國防軍工市場上,國家隊必須是主導,民營企業要提供技術服務。

事實上,我們正在積極尋求和發展與壹些機構的全面合作。作為壹家民營企業,我們也將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產品和服務。另壹方面,繼續建立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配套體系,繼續進行技術創新,不斷探索高效的管理制度,使發動機、電子產品等自研火箭和六箭技術領域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21世紀”:持續獲得訂單的能力是商業火箭公司持續發展的關鍵。不過國內商業客戶好像不多。零壹俱樂部在這方面的客戶需求是什麽?主營業務分為幾大板塊。目前收入狀況如何?

舒暢:我壹直強調零壹俱樂部是火箭技術公司。致力於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實用化的“火箭加”產業服務平臺,發展了火箭及總體設計、無線通信、智能控制、數據采集與測試系統、支撐設備、固體動力六大技術領域。

除了第壹火箭領域投入比較大,其他五個方向基本都取得了壹些收入和訂單。目前,多項技術和產品參與了月球探測、深空探測、國產大飛機等重大戰略工程。,服務於全球40家衛星客戶和超過100家國防軍工客戶,涵蓋航空航天、武器裝備、核工業、船舶等軍工集團及其下屬相關機構。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265438+20世紀》:我們註意到,雖然商業火箭公司在中國已經發展了5年左右,但是現在國內大部分火箭公司已經具備探空火箭的能力,下壹步要發展的是具備入軌能力的火箭。實現這個跨越的難度是什麽?

舒暢:從技術路徑分析,火箭在軌的難度在於其更復雜的結構。作為三級火箭,飛行中的級間分離和發動機的點火需要有非常關鍵的核心技術。而且運載火箭不僅要有強大的動力,還要有控制其彈道的能力。

對航天工程多壹些敬畏。

21世紀:與固體燃料火箭相比,液體燃料火箭是否是未來商業火箭企業的重點?

舒服,首先,業內壹直有“固液之爭”。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各有優缺點。

固體火箭的優勢在於,在響應速度和存儲時間上優勢明顯。因為發射場和燃料加註成本高,液體火箭做小不劃算,固體火箭在運載能力1.5噸以下更有成本優勢。

同時,固體火箭對發射場的要求較低,不需要發射架。只需要選好發射點,把火箭放在簡易的發射臺上就可以發射,占用發射場資源少,不需要等待發射場的時間表。

與液體火箭相比,固體火箭的比沖更小,即單位質量的液體推進劑比液體火箭發動機具有更高的能量。這意味著,如果把同樣質量的載荷發射到同樣的軌道上,固體運載火箭要比液體運載火箭大得多,載荷質量越大,叠代的固體火箭相對於液體火箭就越重。如果增大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或直徑,對殼體焊接技術和隔熱防護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液體火箭的優勢是可以做大,1.5噸以上甚至幾十噸的運載能力目前只有液體火箭才能實現。換句話說,大型通信衛星、登月、深空探測、載人飛船等。必須依靠大推力的液體火箭。

液體火箭的缺點是壹系列的發射前準備工作,從現場總裝到發射前用發射架加油,占用了大量的發射場資源。

正因為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各有特點,所以兩者都有對方無法替代的優勢。目前世界主要航天大國都是“固液共存”,有些火箭也采用“固液混合”的方式,因為只有兼顧才能滿足更多的任務需求。中國發展新壹代固體運載火箭也是為了完善航天運輸系統,使中國航天技術邁上新臺階。

另外,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也是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不同公司的技術路線不壹樣。我們現在有六個技術領域,其實是多條腿在走路。液體火箭在發射高軌道大衛星方面優勢明顯,而固體火箭在發射中低軌道小衛星方面優勢獨特,現階段我們將繼續精耕細作。

“265438+20世紀”:目前零壹俱樂部不僅繼續推進火箭發射,還尋求更多的產業鏈發展。這是否能說明,作為壹個非常昂貴的項目,火箭發射目前並不能盈利,而是需要其他行業的支持?

舒暢:目前為止。

(2065 438+2009年3月27日,one club OS-M運載火箭首飛。但火箭姿態不穩,發射失敗。據零壹俱樂部官網)

《21世紀》:上次火箭發射失敗後,公司收獲了什麽經驗?比如技術有哪些方面的提升?

舒暢:我們對上次發射任務的失敗感到非常遺憾。同時衷心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民營企業探索和嘗試的機會,也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

這也暴露了我們的壹些問題,團隊的技術開發本身和技術管理能力都有待加強。比如之前為了趕進度,幾條線並行,這邊還在設計,還沒叠代完,那邊已經開始生產了。今後,我們將嚴格遵循航天的流程。在設計階段,我們會專門做設計,完成整體方案閉環後再做評審。如果沒有壹個清晰的思路,就不會投入產品,減少並行設計。

首先我們還是要反思的是,我們之前是不是有點過於樂觀了。對航天系統工程敬畏不夠。也可能和前面進展比較順利有關。

二是技術開發本身和技術管理的細致程度都要加強。這確實很痛苦,公司對這個系統工程的管理有待加強。

更多信息請下載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