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揚在個人微信公號發文表示,希望北京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車購車指標,並以北京為例,希望今明兩年北京消化40萬輛新能源購車指標。
董揚在文中引述了壹組數據,他說,新能源汽車產銷狀況卻不容樂觀,今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萬輛和8.2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5.8%和23.5%。今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5萬輛和28.9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9.7%和38.7%。
假設今年後7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都能保持5月份的水平,我國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90萬輛左右,比2019年的120萬輛下降1/4。
他分析道:產生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壹是政府補貼大幅退坡以後,新能源汽車售價低於成本,多賣多賠,企業不願意多生產新能源汽車,對於帶有強制性的雙積分政策,也傾向於采取購買積分的方法來滿足政府的要求;二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於逐步落實,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不高;三是新冠疫情影響了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用戶的出租和營運車輛的發展。
前不久,北京市公布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政策,宣布今年壹次性增加2萬輛新能源汽車購車指標。他認為這壹政策力度偏小,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銷促進有限。
據了解,北京市全市新能源汽車申購者達到40萬以上。為此,他提出如果北京市能夠將這4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分今明兩年全部允許購車,則可以給今年增加20萬輛以上的市場份額,可以明顯扭轉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下降的不利局面。如果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還可以進壹步跟進,則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下降的局面可能完全扭轉。
董揚進壹步做了說明,他認為兩年內增加4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會對北京的交通狀況帶來不利影響。但考慮到自去年以來,北京市還采取了限制外地號牌汽車在北京使用的措施,依據他個人估計,增加4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北京的交通狀況不會比限制外地牌號汽車實施以前差。
文章最後壹段,董揚特別說明:“本博文建議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希望北京市能額外多承擔壹些責任,多做出壹些貢獻。今明兩年很可能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困難的時候,特別需要北京這樣的首善之區的大力支持。此舉還可以使今年汽車產銷增加1%左右,對大疫之年的經濟恢復也起到明顯的作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