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肯定是個例外。他不懷念蘇聯,不是因為他沒有良心,而是那段記憶充滿了太多的痛苦;他想回蘇聯,不是因為他沒腦子,而是想通過時光倒流來彌補壹些操作上的不足。
27年前的2月25日,199165438,他發表了作為蘇聯總統的最後壹次講話,宣稱:“我將終止我作為蘇聯總統的壹切行為。”宣布之後,當他把他的演講扔給西方人時,他把蘇聯作為壹個歷史術語扔進了壹堆舊文件。
葉利欽最初向戈爾巴喬夫保證每月4000盧布的退休金和壹輛豪華轎車。很快,盧布大幅貶值,4000盧布不夠買食物。1994實行浮動養老金制度,他的工資是上年度社會最低工資的40倍。葉利欽時代,為戈爾巴喬夫服務的高級吉斯車雖然換成了不太先進的伏爾加車,但保鏢待遇還是能跟上的。
下臺後的最初幾年,國內雖然出現了自發的“感謝戈爾巴喬夫運動”,但由於當時國內經濟相對低迷,這種運動明顯不合時宜,高潮叠起,飽受轉型之苦的底層民眾對戈爾巴喬夫的好感有限。
外國是個例外,尤其是德國。德國人民沒有忘記,是“加布”放棄了人民的道德,最終推倒了柏林墻,統壹了德國。這個功勞很大壹部分應該歸功於加布。事實上,歌德退休後最大的壹部分收入來自寫回憶錄和演講,很多都是在德國的土地上,由德國人支付。
1999年,他深愛的妻子賴莎去世了,歌德非常難過。從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歌德基金會和國內政治中。為了基金會的運作資金,他甚至帶著孫女拍了壹單快餐公司的廣告,賺了16萬美元,彌補了基金會的資金缺口。
2007年,戈爾巴喬夫的汽車出現在沈悶的柏林墻附近。我不知道戈爾巴喬夫要做什麽。我仔細壹看身邊的包,原來是某皮包公司的廣告。
在1996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中,戈爾巴喬夫也插了壹腳,只獲得了不到1%的選票,在新體制下沒有表現出存在感。
進入新世紀後,歌德對普氏提出了許多批評,從車臣戰爭到民主進程再到政黨官僚化。
年過八旬的戈爾巴喬夫依然出現在各種領獎臺上,德累斯頓獎、格萊美獎、馬丁·布伯獎、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千禧年公益獎、美國自由勛章等。
戈爾巴喬夫還出現在2065438+2008年5月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3周年的俄羅斯閱兵式上,在鏡頭前留下了傷心的淚水。在此之前的4月中旬,面對日益緊張的敘利亞局勢,戈爾巴喬夫也急不可耐地通過新聞媒體,隔空向美俄現任總統喊話,希望大家冷靜下來好好談談。
87歲的戈爾巴喬夫是世界上唯壹還健在的前蘇聯總統,很可能活不到普氏任期結束(或下壹任)。妳想想,那世界上就不會有前蘇聯或者真正的俄羅斯前總統生活在俄羅斯的土地上了!相比之下,美國現任總統有多郁悶,居然還有五位前總統總出來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