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安徽建築大學科技處工作總結及下壹年度工作計劃

安徽建築大學科技處工作總結及下壹年度工作計劃

2013年,科技處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進壹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以提升科研實力為目標,推動科研跨越式發展。通過全校教師、科研、科技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優異的工作業績推動學校的發展,特別是圓滿完成大學更名工作。學校科研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科研經費大幅增加,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取得突破,科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學校與機構的合作,服務社會成效顯著。進壹步提升了學校的影響力和科技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發揮了“研究型學校”的作用,為建設高水平的建築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壹是更新觀念,明確思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發展政策。

科技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認真學習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堅持創新驅動,突出示範引領,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強基礎研究建設, 應用研究和科技創新平臺,積極開展協同創新,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立足國家和安徽省重大戰略需求,大力開展科技創新。

二是科研實力顯著增強,國家科研平臺取得重大突破。科技部充分調動和發揮教職工的積極性,推動學科發展。

交叉,鼓勵科技創新,註重點面結合,堅持重點突破、以質取勝的原則,精心組織各種渠道的科研項目申報。

2013年申報科研項目100多項。通過積極的溝通和聯系,全年批準了50多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重大自然科學項目3項,安徽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0,教育廳傑出人才重點項目10。全年批準的科研項目數和批準的經費達到了計劃目標。組織完成了100多項工程的竣工驗收和100多項工程的中期檢查;組織完成15科技成果鑒定和20余項科技成果申請國家、省、市級獎勵。學校縱橫向科研項目獲得經費50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30%。

學校非常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研究。2013年,科技部組織申報國家級、省部級人文社科項目20余類,共計113。項目44個,到位資金42.9萬。其中,我校法政學院範海舟博士申報的面上項目“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經濟風險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2013(批準號:13BJY079),項目經費18萬元;外語系徐春山博士申報的面上項目“漢語依賴距離的測量與認知研究”,2013 YJC 740112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批準,項目經費7萬元。

第三,適應市場需求,大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加快了政產學研合作的步伐。在深化與安徽省住建廳、合肥市、銅陵市、池州市、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建四局等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戰略合作的同時,先後與

我省廬江縣、嶽西縣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省住建廳合作的“安徽省城鎮規劃師”培訓已進入常態,為地方城鎮化科學發展、提高我省城鎮化發展質量儲備了人才,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認可。學校在建築節能、建築及地下空間結構、工程防災減災技術、城鄉建設與綠色建築技術、先進建築材料、水汙染控制等重點領域的成果得到廣泛應用,服務地方經濟,為促進區域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合理布局,構建更加合理的科研平臺體系

2013年,學校將節能降耗發展戰略與建築行業技術進步緊密結合,面向區域經濟建設主戰場,在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現有重點研究平臺投入2000多萬元,發揮了科研資源的集聚效應,有效促進了學術團隊建設,提升了科研綜合競爭實力。

為積極推進協同創新,切實提高學校創新能力,推進“高水平建築大學”建設,學校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簡稱“2011計劃”)和《安徽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精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池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安徽省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黃山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組建“安徽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以城鎮化建設為導向,集聚創新資源,構建科學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創新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以創新素質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機制,以學科交叉融合為導向的資源優化配置。通過政府、大學、研究機構、企業

二者互動形成協同創新機制,“政產學研”協同提升我省城鎮化發展質量,助推我省城鎮化進程。

五、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促進優秀科研成果輸出。我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以政策引導、扶持青年教師等方式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充分發揮我校土木工程人才、學科、專業優勢,明確科研發展目標,積極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研項目。這些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究和應用,推動了安徽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效提升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進步綜合實力。

學校不斷改善科研條件,緊緊圍繞社會發展需求,以服務和貢獻求支撐,為企業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不及物動詞日誌工作

學報是反映學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窗口。2013年,學報編輯部以高度的責任感,團結協作,努力工作,以提高學報整體質量,擴大社會影響為目標,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投稿,邀請重點課題研究人員投稿。同時優化了出版計劃,加強了審稿人隊伍,圓滿完成了全年的辦刊任務。截止2013、12、13,《安徽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已出版五期(第六期文章正在校對中,將於16年底如期出版),總頁數516,已發表文章。發表的論文中,國家和省科學基金資助論文45篇,其他基金資助論文18篇,占基金資助論文的51.2%。

七、完善制度,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效率。

學期初和學期中,科技處召開全校科研工作會議,圍繞學校中心檢查落實各有關單位的科研工作,未雨綢繆,狠抓落實,進壹步推進下壹階段的科研工作。2013根據學校要求,開展科研文件清理、修訂、完善工作,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適應建設高水平建築大學的需要。

2014年,科技廳將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堅持創新驅動,突出示範引領,以“建設高水平建築大學”為己任,進壹步提煉特色,明確研究方向,提升科研實力,努力在節能環保、城鎮化與徽派建築、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進建築材料等領域建設壹支強大的科研隊伍,培育科研力量。結合我校實際,2014年,科技工作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以完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構建科技創新體系。突出重大科研項目、高水平成果、科研基地和成果轉化平臺,提高科研整體水平。

2.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形成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科技發展與科技產業和諧發展的科研機制。實行目標管理,加強考核,支持有前途、有特色的早期科研項目,設立專職科研編制,組建科研團隊,加強科研合作,實現科技項目、高層次人才培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