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如何?有什麽問題?還有壹些國家政策?

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如何?有什麽問題?還有壹些國家政策?

在美國經濟放緩、日本經濟低迷等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形勢保持良好運行態勢。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穩定增長,對外需依賴減弱,市場價格穩定,企業效益明顯,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貨幣供應量適當增加,國內市場銷售相對活躍,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國務院今年經濟工作總體指標基本能夠落實,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日益顯現,特別是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經濟效益明顯增強。

下半年經濟走勢及全年經濟發展趨勢展望

由於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經濟增長的難度也將加大。下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速有可能進壹步放緩,GDP增速較上半年可能繼續下降,全年經濟增長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下半年及全年經濟走勢可能呈現以下趨勢:

——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快速增長。隨著去年下半年500億元和今年6543.8+0500億元國債的發行,以及利用外資的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快速增長。預計全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10.5%左右。

——國內消費將繼續穩定增長。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退休人員養老金等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住房、汽車、旅遊等消費信貸政策的逐步啟動,國內消費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將達到10%左右。

——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回落。受外需減弱影響,下半年工業生產增速將繼續回落。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以上,工業利潤保持去年水平。

-農業生產將受到影響。由於北方幹旱,夏糧減產,糧食種植面積減少,全年農業增加值增長2.5%左右。目前夏糧減產已成定局,預計產量2038億斤,比上年減產近6543.8億斤,同比減少約4.6%。夏糧減產的主要原因是播種面積減少。據初步統計,今年夏糧播種面積4.24億畝,比上年減少2000多萬畝,減幅4.5%左右。

——出口增速將繼續下滑。由於美國和日本經濟下滑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東南亞國家貨幣大幅貶值,中國出口增速將繼續下滑。上半年,中國收到的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將比上年減少50億美元以上。

——財政支出將面臨更大壓力。由於外需減弱,全年財政收入增長將“前高後低”。“兩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增速逐月放緩。2月份“兩稅”增速為42.5%,5月份已降至17.4%。雖然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將達到6543.8+0.565億元,同比增長約6543.8+0.7%,增加2270億元,但財政總收入存在諸多不可比的客觀因素。比如從今年開始,車輛購置由收費改為征稅,將增加稅收230億元,國有企業股份減持上繳社保基金增加收入6543.8+05億元。如果扣除這些因素,按照可比口徑,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增長將達到654.38+04%左右,同比增速回落近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下半年中央政府的剛性財政支出將會增加。據統計,下半年要增加國有企業關閉破產補助6543.8+04億元,調整職工工資6543.8+06億元,增加糧食風險基金30億元,補貼社保改革試點地區20億元,都增加了下半年財政支出壓力。

總之,從下半年和全年的經濟走勢來看,實現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並不容易。但只要國家及時調整相關政策,進壹步采取有效措施擴大內需,外需減弱帶來的部分損失將得到壹定程度的彌補。如果世界經濟不繼續放緩,全年經濟增長7%的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上半年經濟指標總體狀況良好,但通過努力,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將如期實現。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壹些深層次矛盾和社會總供給脫序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經濟發展和需求增長的內在動力仍然不足。當前經濟運行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1,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政府行為,市場機制的內在動力不足。

從出口、消費、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個因素來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即主要由政府的政策性投資行為拉動,市場機制的內在驅動因素較少。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具體表現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了充足的國債資金促進經濟增長,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1個百分點。其中:壹是國債技術改造投資貼息措施的實施,大幅增加了國有企業更新改造投資,增長26.9%,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二是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繼續刺激房地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8.2%,比去年同期提高5.8個百分點;三是基本建設投資大幅增加。上半年,基本建設投資增長11.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5.2個百分點;同時,在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帶動下,上半年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8.8%,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高10.5和11個百分點。這些情況壹方面說明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另壹方面也反映出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政府政策性投資,社會投資明顯不足。上半年,城鄉集體和個人投資僅增長7.5%,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比國有及其他投資低10.4個百分點。如果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政府政策性投資,脫離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未來壹旦國債投資下降,民間投資未能及時啟動,中國經濟增長將會不足,難以形成高質量持續增長的趨勢。

2.外貿進出口放緩,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從我國目前的貿易形勢來看,今年出口增速下滑已成定局,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明顯減弱。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5個百分點,6月份出口繼續回落。今年壹季度,由於出口增速放緩,凈出口增量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為-0.22。外貿出口增速下降主要有四個原因:壹是受世界經濟放緩影響。上半年,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增速全面回落。從國別和地區看,對香港、美國、日本、東盟和歐盟出口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4.1、24.4、20.6、43.6和29.1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5月,對中國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的出口增長為零。二是出口企業積極性減弱。目前我國外貿出口綜合退稅率已經達到15%,進壹步提高出口退稅率的空間已經不大。此外,國家退稅不足,退稅進度緩慢,導致出口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目前,出口企業出現了有訂單、無資金、出口業務無法正常運轉的現象。今年5月,全國辦理出口退稅金額同比下降14.4%,其中上海、江蘇、浙江三省降幅分別達到81.2%、94.4%、100%,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出口積極性。三是加工貿易分類管理辦法不完善,深加工結轉政策不明確,對加工貿易出口影響較大。6月5438-5月加工貿易出口僅增長0.03%。目前,加工貿易占我國出口貿易的54%,我國結售匯增量的90%來自外商投資企業,80%的外商投資企業從事加工貿易。四是紡織品、服裝、箱包、鞋等中國傳統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主要因素是東南亞、日韓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匯率大幅貶值。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份貶值幅度多為15-30%,使得我國傳統出口產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相對劣勢。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長,也將成為未來中國出口增長的壹大瓶頸。

3.通貨緊縮的局面沒有太大改變,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今年上半年,我國內需增長較為平穩,但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性調價和國家油價上漲,市場供求自發作用不明顯。目前,絕大多數工業產品仍然供過於求,價格繼續下跌。6月5438-5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也比去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壹些深層次矛盾和社會總供給脫序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據預測,中國工業消費品市場價格漲幅短期內難以止跌回升,工業消費品產能過剩的局面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改變。

從上半年國內市場消費走勢來看,消費品市場相對活躍主要是政策因素。比如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工資的增長,拉動了消費的更大增長;農村費改稅試點擴大,緩解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幅的回落;住房、汽車、教育等個人消費信貸的持續增加,帶動了消費品市場的增長。6月5438-今年4月,個人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536億元,占金融機構新增中長期貸款的49.4%。因為這些政策因素,促進了消費品市場的持續增長,而國內消費品市場需求的市場驅動力仍然不足。如果排除政策不可比因素,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為負。6月5438-5月,商品零售價格下降0.6%,食品、衣著、家庭設備及用品、服務、交通和通信價格繼續回落。尤其是空調、手機等利潤空間較大的產品,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更為明顯。這壹趨勢表明,社會消費品市場需求仍存在後勁不足的危機。

影響居民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壹是上半年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雖然增長5.3%,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二是城鎮居民消費傾向沒有持續上升。表現為:(1)城鎮就業壓力加大,結構調整導致下崗人數持續增加。上半年在崗職工比去年同期減少506.2萬人,下崗職工繼續增加。(2)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居民安全感下降,導致居民預期收入不穩定。(3)由於城鎮居民在住房貸款、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增加,大部分城鎮居民的消費潛力空間縮小,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下降。今年3-5月,城鄉居民儲蓄同比增速從1.5%到0.7%,再到0.0%,呈現下降趨勢。第三,農民增收難。由於國家對農村市場開發不足,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持續下降,農副產品收購價格連續5年下降,累計下降25.7%,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純收入連續3年下降,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續5年下降。今年夏糧減產,進壹步加劇了農民增收的困難。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了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擴大。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約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加快經濟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政策措施

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和日本經濟減速,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也給中國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壹方面,國際資本目前正在大量流向發展中國家。上半年,外商對華投資和港澳臺對內地投資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外商投資和港澳臺實際投資增長20.5%。5438年6月至5月,日本投資增速為40.3%,高出同期全國增速22.41個百分點。臺灣省增速為27.32%,高於同期全國增速9.34個百分點;香港的增長率是11.1%。另壹方面,中國市場需求空間大,機會多。從1993開始,我國物價從負增長穩定到正增長,形勢發展良好。近幾年不會有通貨膨脹。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擴大需求,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具體政策措施如下:

1.進壹步擴大內需,著力擴大消費。首先,應加快出臺鼓勵消費的政策,加大消費信貸對消費增長的促進作用,培育汽車、旅遊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其次,要加大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力度,特別是國家二次分配的調節力度。通過稅收調節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加快增加下崗職工等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第三,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功能,增加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資金的支出,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專項國債,實行社會保障資金全國統籌,通過轉移支付向貧困地區和低收入群體傾斜,使國家有限的社會保障資金產生最大的消費增長效應。

2.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整投資結構。國家要堅持投資總量控制,堅決抑制重復建設,擴大國債刺激需求的作用,增加國債貸款貼息的使用範圍;同時,加快調整投資結構和財政資金(國債)的投資方向,使投資重點向八個方面轉移:即從基礎設施向產業升級轉移;從擴大投資轉向擴大消費;從投資城市向投資農村轉移;從提高國家公務員收入轉移到提高農民收入;從減輕工業負擔轉向減輕農業負擔;從支持大型國企轉移到支持中小企業;從政府直接投資轉向培育市場機制;從短期投資效果向長期投資效果轉變。

3.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根據WTO準則,盡快擴大市場準入,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創建企業家市場;同時,要大力啟動社會投資,增加社會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出臺和實施鼓勵社會投資的稅收政策。對投向國家鼓勵的產業、項目和產品的社會投資資金,應給予全額免征或減征企業和個人所得稅。4.加大對出口企業和產品的支持力度,促進出口快速增長。要進壹步調動出口企業的積極性,采取強有力的短期措施刺激出口增長,特別是對競爭力強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實行特殊的出口鼓勵政策,不僅要提高出口退稅額,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還要加大對出口信貸的支持力度。

5.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當前,農民收入增速連年下降,農村消費增長緩慢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農產品價格,穩定農民收入,是當務之急。從國外經驗看,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不同程度地補貼農業生產或對農產品實行保護性價格政策;目前我國農產品價格缺乏保護,加上農民稅費負擔過重,導致農民收入增幅連年下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建議國家在適當的時候取消農業稅,給農民壹個喘息休養的機會,或者用農業稅的全部收入設立農副產品價格保護基金,保證農副產品收購保護價的落實,保證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同時,大力扶持農村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相關產業,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據統計,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農民的打工收入。因此,加快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是未來農民收入增長的根本出路。

6.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營運資金極度短缺,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國家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進壹步擴大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調動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滿足中小企業正常的貸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