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有哪些?2017美元走勢會怎樣?

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有哪些?2017美元走勢會怎樣?

影響因素

經濟增長形勢

如果經濟增長良好,可以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那麽金融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就會增加,從而推動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升值和美元指數的上漲。數據分析表明,當美國的GDP增長良好時,說明經濟形勢很好,此時美元指數在上漲。

第壹次經濟繁榮發生在1983到1985。當時裏根政府奉行供給學派的經濟理念,期間美國GDP年均增長率為5.37%,這是美元指數的上升期。第二次熱潮發生在1991到1999。當時互聯網經濟正在蓬勃發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超過120個月,GDP年均增長率為3.84%,而CPI同比均值僅為2.81%。在此期間,美元兩次走強。

財政赤字

美國財政赤字從2008年開始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次貸危機。但2010之後,財政赤字迅速下降。在美元指數的上升階段,財政赤字通常很小。壹般來說,財政赤字通過這三條線影響美元指數。首先,財政赤字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由於貨幣發行泛濫,美元供給增加,商品價格水平提高,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貶值。第二,財政赤字容易導致經常賬戶赤字。

在國內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勢必增加對國外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從而擴大經常賬戶赤字。第三,政府要減少財政赤字,就要加稅、借錢、發貨幣,但這些方法都會降低美元指數:加稅會增加投資成本,限制國際資本流入;借貸清淡,財政赤字缺口加大,財政危機嚴重;發行貨幣的結果往往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在其他東西不變的前提下,通貨膨脹相當於本幣供給增加,單位貨幣所包含的價值會相對減少,而本幣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所以本幣相對於外幣會貶值。也就是說,無論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對於6種貨幣,尤其是權重為57.6%的歐元出現通脹,美元指數就應該下降,反之亦然。

當美歐CPI差值相對上升時,美元指數相對下降;當美歐CPI差值相對減小時,美元指數相對上升。如果只對比自己,也可以看到美國CPI強,美元指數弱,而CPI弱,美元指數強。可見“通脹上升-貨幣對內貶值-貨幣對外貶值”的鏈條在理論和實證上是相互印證的。

對沖需求

從1980到1985,美元指數走強,美聯儲大幅提高基準利率,以對抗石油危機引發的通貨膨脹。高利率推動了美元的快速升值,卻導致了拉美危機,而拉美危機的發生引起了人們的恐慌。美元被作為避險資產進壹步升值。在美元指數從5月1995到2006年6月5438+0的上漲過程中,亞洲金融危機和歐洲科索沃戰爭也促使國際資金回流美國,直到互聯網泡沫破裂才得以逃離。

2008年次貸危機席卷全球,2009年歐債危機發生時,美元也作為避險資產持有,這兩個時期美元指數小幅上漲。從拉美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科索沃戰爭、全球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美元壹直作為全球優質避險品種持有。這壹特點是由美國的經濟政治地位決定的,這也導致每當發生局部危機時,美元指數都會上漲。

未來趨勢

綜上所述,可見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如果GDP增速提高,會造成經濟過熱,增加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頻率,如果經濟好轉,國際資本會積極流入進行投資。當然,在美國GDP增速與其他國家經濟下滑的強烈反差下,資金會流向美國,從而推動美元指數的上漲。

展望未來,首先從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來看,2016年第四季度美國GDP為1.9%。雖然低於預期,但經濟數據表現亮眼。2016年2月議息會議預測2017年加息三次,美聯儲耶倫明確表示2019年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接近3%。今年年初歐洲GDP、通脹、制造業等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出現反彈,歐洲央行在65438+10月議息會議上繼續選擇按兵不動。

其次,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英國啟動了英國退出歐盟進程,但仍希望與歐盟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最後,從法國大選來看,兩位執政理念完全不同的候選人,意味著法國的未來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作為右翼政黨領袖,勒龐希望法國退出歐盟,並采取措施保護國內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