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天津醫保卡怎麽用
醫保卡可以在藥店或者門診使用。在醫院掛號時,可憑醫保卡免掛號費。醫保報銷需要到當地醫保管理中心或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結賬窗口提交。
二、醫療保險卡的相關政策
日前,天津市政府發布《關於進壹步完善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創新改革完善醫保報銷政策,優化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管理,讓醫保紅利更廣泛更切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1,擴大醫保報銷範圍“門檻費”分步調整
《意見》擴大了居民醫保門診報銷範圍,由目前在壹級醫院報銷擴大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二級醫院。這種安排有助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如果推廣到全市,預計每年增加醫保基金支出6543.8+0億元。
2.政策壹:降低門診“門檻費”——面向所有參保人員。
目前天津醫保門診起付線為:60周歲以下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800元,70周歲以下退休人員700元,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650元;居民醫保門診起付線統壹為500元。《意見》規定,參保人門診治療醫療費用不超過最低起付標準1年、2年、3年及以上的,下壹年度最低起付標準分別降低100元、200元和300元。
對此,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處處長高忠生給壹線新聞記者舉了個例子:“2016參保職工門診起付標準是800元。如果當年他的門診醫療費用沒有超過這個數字,那麽2017年他下壹次就診的門檻費就降到了700元。如果連續三年沒有超過,那麽他的門診門檻費就會降低。
如果降低“門檻費”,如何計算參保人就醫超過當年“門檻費”的部分?
高中生表示,降低的“門檻費”要逐年按比例提高,而不是壹步到位回到800元。“比如參保職工連續三年沒有超過起征點費用,他的起征點費用標準是500元。他因病去醫院,就超過了這個數,那麽明年他的‘門檻費’就提高到600元,以此類推。”
3.政策二:降低住院“門檻費”——職工醫保。
目前天津市壹、二、三級醫院分別為800元、1100元、1700元,二級及以上住院起付線分別為270元、350元、500元。《意見》規定,在職人員門診費用不超過1.500元、退休人員不超過2500元的,次年住院時,首次住院起付線統壹降至500元,第二次及以上住院不設起付線。
4.政策三:門診醫療保險金額跨年度累計——針對所有參保人。
《意見》規定,參保人員門診費用未達到最高支付限額的(職工醫保5500元,居民醫保3000元),差額部分可轉入以後年度住院最高支付限額(職工醫保35萬元,居民醫保1.8萬元),逐年計算,只增不減。
例如,參保職工當年發生門診費用1,000元,剩余的4500元加入以後幾年的住院定額,計算後為35.45萬元。第二年發生的門診費用是500元,剩下的5000元加上以後幾年的住院定額,算下來是35.95萬元。
“按照目前職工醫保報銷比例,社區醫院報銷70%,三級醫院報銷50%。兩者相差20%。但這20%並沒有分流大醫院的病人,大醫院的病人數量還在繼續增加。”高忠生表示,新醫改政策實施後,這三項政策可以同時享受,累計計算。壹方面給了參保人實實在在的實惠,另壹方面有助於引導參保人合理就醫,減少不必要的門診治療,對緩解大醫院看病難,增加患者數量有積極作用。
5.可從職工醫保賬戶提取現金,每月可轉出70%的現金。
據了解,目前天津市除部分參保人員外,醫保費用按較低費率繳納;除困難企業和靈活就業個人繳費外,大部分參保人員都建立了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以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都是記賬管理,只能專款專用,不能支取。部分參保個人個人賬戶資金積累越來越多。為了消費和使用這部分資金,有的人去醫院開藥,沒病就存。特別是到了年底,需要用藥的人開不了藥,不需要用藥的人開了很多藥,造成了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
綜上所述,天津醫保卡的使用不僅可以提供看病時的醫療報銷,還可以為記入賬戶的部分提供提現功能。醫保是按醫院級別劃分的,三級醫院報銷部分比較少。門診和住院都有壹定的額度,當年沒用完可以積累到下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