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崩盤是怎麽發生的?
1.股災概述股災是股市災難或股市災難的簡稱。是指當股票市場內部矛盾積累到壹定程度時,由於壹個偶然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突然崩盤,造成社會經濟大動蕩,損失巨大的異常經濟現象。股市暴跌不同於壹般的股市波動,也不同於壹般的股市風險。壹般來說,股市暴跌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突發性。幾乎每次股災都有突然暴跌階段。2破壞性。股災並沒有摧毀壹個百萬富翁、壹家證券公司、壹家銀行,而是影響了壹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使得股市失去了所有的功能。股市崩盤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超過火災、洪水或強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壹場世界大戰造成的經濟損失。③聯動。首先,在經濟鏈條的聯動下,股市暴跌會加劇金融和經濟危機。第二,區域聯動,壹些大的股市崩盤,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的股市崩盤。④不確定性。股災的特點是股票市值大幅下跌,使得很大壹部分註入股市的資金化為烏有;股市暴跌會加劇經濟衰退,工商企業破產,也會間接影響銀行,增加銀行不良資產。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市暴跌會導致股市投資機會減少,從而導致資金外流,貨幣貶值,對金融市場造成沖擊。自1720年全球第壹次股災以來,幾乎每個有股市的國家或地區都發生過股災。1720年法國密西西比州股災和英國南海股災是世界上最早的股災。1929和1987都源於美國股災,這是壹次波及範圍最廣的世界性股災。日本、臺灣省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災最頻繁的國家或地區。1994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包括股市暴跌,都表現出匯市和股市依次暴跌的特征。簡而言之,股市崩盤將在許多方面導致金融市場動蕩,引發或加劇金融危機。比如在1929的美股大跌中,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金融市場。美國的破產數量從0929年的65438+659增加到1931年的2294,導致整個金融市場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股市崩盤對經濟發展影響很大。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災的發生往往是經濟衰退的開始。股市暴跌導致人們對經濟前景極度悲觀,導致投資銳減,社會總需求下降,生產停滯,國民收入減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1929股災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美國私人投資從1929年的160億美元減少到1933年的3.4億美元,工業生產比1929年減少50%,國民收入從1929美元減少到1939美元。受美國經濟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危機再次爆發,英法德等經濟發達國家都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2.股災的原因2.1直接原因股災之後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理論。他們主要認為股市暴跌的原因包括程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流動性不足和從眾心理。(1)最廣為接受的理論是,股災是程序交易造成的。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使用計算機程序實時計算股價變化和交易策略,在1970年代後期逐漸在華爾街流行起來。程序交易使大規模股票交易和期貨交易可以同時進行。股災之後,很多人說,計算機程序看到股價下跌,就按照程序很早以前設定的機制加入了股票拋售,形成惡性循環,加速了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又讓程序賣出更多股票。(2)組合保險也是原因之壹。所謂組合保險,就是在市場下跌時賣出股票,以止損。這裏有壹個前提,就是要有潛在的接收方。但是到了那壹天,所有的接盤者都消失了,組合保險的操作模式推動股價快速下跌。此外,投資組合保險依賴於幾乎無限的流動性,但流動性並不總是存在的,流動性有時會枯竭。這種投資策略在大家都想賣的時候是不可行的。(3)經濟學家理查德·羅爾(Richard Roll)認為,市場全球化是主要原因,因為程序交易只在美國盛行,而程序交易不多的香港和澳大利亞股市在10、19當天率先下跌,所以壹個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動在壹天之內蔓延到全球股市,就是因為市場全球化。2.2觸發條件股市暴跌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應滿足以下條件之壹:(1)壹國宏觀經濟基本面嚴重惡化,上市公司經營困難;(2)低成本的直接融資導致“無效率”的金融和“無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導致了泡沫,股價被嚴重高估。(3)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導致投機盛行,股票市場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喪失。(4)政治、軍事、自然災害等危機嚴重打擊證券市場信心,證券市場出現心理恐慌,無法繼續正常運行。3.應對股災的措施幾乎每個發生股災的國家或地區都采取了處理善後的措施。應急措施主要包括:激活“斷路器”暫停股市交易、動用股市平準基金入市、回購公司股份、消除市場恐慌情緒。為避免股災重演,加快了證券市場法規建設和完善,加強了有效的市場監管和規範運作,促進了經濟復蘇和經濟發展,以重建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