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就像以前封建 社會 的市井之人看街頭評書壹樣的水平。
也就是文化垃圾的水平。
做為商業經營中的壹員,我對天道裏面的商業內容簡直看得惡心。
我建議把《天道》捧為神作的人,可以學《天道》裏面的腦殘邏輯來搞壹搞其它品牌。
如果靠進口幾百雙幾萬雙其它人的商品,然後低價銷售就能搞臭壹個品牌。我倒建議中國運動鞋品牌學習壹下,花個幾千萬搞臭耐克阿迪蘋果,妳覺得可能嗎?
腦子有問題!
事實上,《天道》整個劇就講了壹個內容,就是強者是積極主動的人,弱者是被動依賴的人。這種簡單的壹劃二分的思想,還停留在小孩子看世界看人非黑即白的幼稚水平。
而這麽簡單的壹個錯誤觀點,靠著裝模作樣,靠著不斷的掉書袋,裝神弄鬼,竟然唬住了壹堆人,這些人還把這種文化垃圾捧為神作,只能說中國沒文化的人還是太多。
作品裏時時刻刻表現作者對有錢人的幻想,設計了壹個丁元英,說起來也不過是壹個私慕基金經理,這種人現在中國市面上多的是。但是作者對有錢人跪拜得無體投地,以為基金經理就牛逼大發,懂人性,看透世事。然後給他整壹堆從佛道裏學來的三腳貓的掉書袋,以為這樣就神起來。從作品裏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因為自身原因跪舔有錢人的惡心嘴臉是我看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之壹。
《天道》裏描繪的人性,商業,邏輯,文化,都非常的幼稚。像極了說評書的人講給老百姓的《三國》,真正的三國是怎麽樣的評書人不知道,老百姓也聽不懂。於是評書人嘴裏的三國,就是兩軍陣前兩員大將單挑的《三國》,就是壹聲炮響四下伏兵起來對方不管兵力多少就敗了的《三國》,幼稚,簡單,直接。《天道》也壹樣,天道的作者也不知道真正的商業是什麽,他以為像《三國》壹樣,埋個伏,這個仗就打贏了,於是搞個降價就逼死了對方——簡直像個弱智。
就這樣壹個文化垃圾,竟然受到這麽多人追捧,我是沒有想到的。後來我壹看那些追捧的人,就釋然了,都是壹些靠著改革開放的紅利,運氣好賺到壹些錢的中年男子——真正的大富沒有,都是壹些小富的中年人,沒有文化,又賺到壹些錢,想擺脫暴發戶的印象,於是裝模作樣學《天道》的內容,好讓自己看起來像賺到錢是靠著自己懂人性,通世事,神神叨叨。
有壹點馮小剛說的是對的,有垃圾電視劇,是因為有垃圾觀眾。觀眾愛,這個電視劇才會有市場,資本又不是虧錢的主,自然是有人買單才拍的垃圾電視劇。從這個角度講,文化垃圾還被捧為神作,還是因為有壹堆的吃垃圾的觀眾。
——————————————————————————————————————
回答壹點有關商業的問題:
有關格律詩通過降價打擊樂聖品牌的問題,我可以肯定的說,是作者的純YY。
1、消費者是否那麽在乎對方品牌是否暴利?答案是否定的。不要說以前商業資訊不發達,妳在北京降價的消息影響不了全國市場,就是現在網絡這麽發達也壹樣。
不要說格律詩裝模作樣通過兩套樂聖組件賣壹套的價格讓消費者認為聖樂組件爆利的情況根本行不通。就是同壹個品牌,短時間低價銷售壹批產品也根本不影響這個品牌的形象。這在互聯網上太普遍了,就是高端品牌,也會經常做促銷,雙11那麽多品牌參加,也不影響這些品牌日常銷售。何況還是在互聯網這種資訊發達的時代。如果《天道》裏面這種腦殘邏輯是有效的,那麽所有的品牌都不敢,也不能做促銷。而事實上,促銷滿大街都是,也不影響品牌價值。
2、農戶式生產的根本產生不了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只能生產低成本低質量的產品。這是市場已經驗證過的東西。本人有幸在東南沿海的鞋服生產基地工作生活過,對這種情況非常了解。這種所謂靠農民勞動力價格低,不環保的生產方式帶來的低成本就就純YY。農戶式生產存在大量的問題:1、質量參差不齊。2、貨期無法按期。3、溝通成本巨大。4、結構不穩定,人員不穩定,價格不穩定帶來的成本不穩定。事實上,我看這個作品裏,作者就是把當年的農村大包幹YY到工業生產了。農戶式生產方式被大工業化生產取代,不是因為法律問題,就是生產方式落後而已。小作坊被淘汰是經濟原因。
3、就算我們假定了作品裏面低成本高質量的農戶生產是可行的,那麽格律詩也根本沒有必要去搞樂聖,事實上,以他們的生產成本,完全可以直接找樂聖和伯爵談代加工。而且做為沒有核心組件開發能力和款式設計能力,只有純加工成本優勢的格律詩來說,代加工是唯壹出路。這麽明顯的問題,兜壹大圈,只是為了讓丁元英像山中高手壹樣的裝逼。裝模作樣,學三國演義,讓諸葛亮式的丁元英到了展會前壹天突然拿出錦囊妙計壹樣,還學三國演義(重點抄襲了諸葛亮第壹次出手那壹段,有心的人可以去對比下),讓那三個人學張飛,關羽表示不理解,讓歐陽雪學劉備表示全力支持,最後壹圈過來,說軍師高明。然後搞壹大圈,還跑去打官司,最後不過也是談代加工,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就說《天道》是街頭評書的水平,學三國演義還畫虎不成反類犬,是文化垃圾。
4、有些極端粉問我,扶貧怎麽看。我現在告訴妳怎麽看,王廟村很簡單,既然能吃苦,既然假定不現實的農戶式生產可行,那太簡單了,在那個時代的中國,包括現在的中國,都壹樣,就是做低成本代加工就是了。不需要丁元英的裝模作樣,不需要學三國演義,更不用去得罪樂聖,不用去打官司,真的成本低到那個程度,質量還高到那個程度,全世界的音箱代加工訂單會滿天下飛過來。事實就是因為不可行,所以扶貧沒那麽簡單。——竟然還有人問樂聖憑什麽把訂單給我,妳這不是逗嗎?同樣的產品,我做出來80塊,樂聖做出來100塊,只要樂聖腦子沒問題,都知道把訂單給我。我有個生意是做鞋子的,妳要是能把我成本100塊的東西做到80塊給我,我還需要妳搞什麽《三國演義》的道道,我主動上門叫妳加工。哪個腦子正常的會跟錢過不去。關鍵是妳的生產質量能不能管理好,貨期能不能按時,成本會不會經常變。這才是問題所在,玩什麽《三國演義》!石油女工的想象。
5、我為什麽這麽執著於商業的問題,因為這部劇其實是靠所謂的丁元英商業奇際來設立丁元英山中高人的人設的。假如丁元英的商業奇際不成立,丁元英那些神神叨叨,三腳貓的佛道論也就成了狗屁。很多人被那些神神叨叨唬住,認為很高明。其實這部作品,就是90年代經常在《知音》,《讀者》,《故事會》上看到的那些山中高人的垃圾故事的小說版本。裏面的人性討論也不高明,商業邏輯更是雜揉了三國演義這類評書裏的陰謀詭計以及90年代在《故事會》這類雜誌上經常傳的股神故事。很符合作者的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
為什麽人們對《天道》的評價這麽極端,因為《天道》是堆色彩斑斕的垃圾。有的人被表象迷住,被色彩斑斕迷住,認為是神作。有的人看到的是垃圾,就算是色彩斑斕,本質還是垃圾。我只不過是作為直接道出其本質是垃圾的那個人而已。
———————————————————————————————————————
其實有什麽好說的呢?《天道》的迷戀者,很多都是吃了閱讀量太少的虧,假如他們讀過90年代滿大街都在發的《故事會》、《讀者文摘》之類的書,他們就會對《天道》的水平有清醒的認識。在壹個人閱讀量不足的時候,很容易被這種用虛構的故事包裹著假大空哲理的街頭故事吸引。90年代的中國,也處在這樣的壹個狀態,當時人們的識字率還很低,卻又渴望閱讀,這種淺顯的不需要動腦子,看起來很爽的哲理故事,壹套武林秘笈幫妳走上人生巔峰的書很有市場,所以《故事會》等當時風靡壹時,什麽大連下水道的油布包,什麽日本小學生的夏令營都是當時通過《故事會》這些文化垃圾傳播出來的糟粕。可是文化垃圾就是文化垃圾,人民的閱讀量上去後,這種東西就掃進了 歷史 的垃圾堆。
很多時候,我替這些人感覺到悲哀。《天道》出來後,把它奉為神作的人,發現作者其實是壹個石油女工,備感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於是不停的造假,不敢承認女工人豆豆是原作者。於是編造謠言,先說什麽作者本人是李彪,又說作者是另壹個林豆豆,完全都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好可悲。大方的承認沒什麽。豆豆本來就是壹個石油女工看了壹堆的《故事會》、《讀者文摘》後寫了壹本小說型的故事會而已。喜歡這類故事可以去網上看,現在還有。但是不要自己騙自己,很可悲。
《天道》寫出書來的時候,沒有火,在拍成電視劇的時候沒有火。反而卻在抖音的時代火起來了,什麽原因,大家盡可以去想。我對抖音這類軟件不反感,我父輩的人現在喜歡抖音的程度超過年輕人,他們以前喜歡看《故事會》,現在喜歡在抖音上刷《天道》本質沒有變。但是就像《故事會》裏大量的小說都是編造虛假的,所謂的哲理也是扯蛋居多的壹樣。《天道》的受眾多並不代表這個小說的質量好。我站出來說《天道》是文化垃圾,很多人肯定接受不了,他們連豆豆是石油女工都不敢承認,瘋狂反撲當然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也放任評價,不打算再反駁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