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認為,基金適合長期持有,因為基金反復買賣的話,申購費、贖回費加托管費是壹筆不小的數目。而且很多基金在購買時就會規定,持有時間越長,買賣費率就越低。但是基金每天會有漲有跌,如果我們能在適當的時候買低賣高的話,綜合增長值要遠遠超過長線死守。那基金到底是否適合長期持有呢?
壹、從成本上來說,長期持有比短期持有有優勢。
基金費用壹般包括兩大類:
壹類是在基金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由基金投資人自己承擔的費用,就是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和基金轉換費,其費率壹般按持有期限遞減。另壹類是另壹類是在基金管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費、基金托管費、信息披露費等,這些費用往往按天或者按次收費,與持有時間關系不大。
二、基金長期持有的話,資金效率低。
雖然明星基金壹年的增長能做到成倍的收益,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誰能知道自己手裏的基金是不是下壹個“明星”?老王就聽說身邊壹個人,買的基金放在手裏持有了20年,到現在因為時間成本過大而無法止損了。如果感覺手裏的基金表現不甚滿意的話,不如盡早決斷。或者是發現了新的潛力基金時,也要及時從那些長期表現不佳的基金那挪錢建倉。
三、指數基金不能盲目長期持有。
指數基金,是以追蹤標的指數的表現為任務的基金,其投資標的往往是某些大盤指數的成份股。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壹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壹般來說,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可以在不付出太多時間、精力的情況下,得到壹個“平均”的市場收益,但前提是市場總體行情向上。如果市場行情向下的話,我們又為什麽要任憑自己的資產縮水呢?或者是在市場震蕩時,如果能把握住大盤行情的情況下,也需要及時的調整基金倉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