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4日11:01大河網我要評論(172) 字號:T|T [導讀]5月15日下午,農民趙堯武送女兒上學途中出車禍重傷入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堯武家人無錢治病,求助社保、基金、慈善等機構遭遇“踢皮球”。日前,趙堯武不治身亡。
轉播到騰訊微博
病床上的趙堯武最終沒能等來社會救助,5月26日離開了人世
題記
從理論上講,壹個瀕臨絕境的人需要救助時,會有無數條途徑讓其獲得生路,比如社保、基金、慈善等。然而,當因車禍受傷的濟源農民趙堯武需要救助時,卻沒找到壹條有用的路,直到他再也挺不住而離開人世。是我們抽象的救助體系網眼太大呢,還是趙堯武這壹具體的人太渺小?抑或是本來就有壹些網眼被蒙上了透明的玻璃?
趙堯武遭遇車禍後,事故認定書沒出來,而車禍另壹方也沒給付分文醫療費,為籌錢治病,趙堯武家人借遍了親朋好友。
侄子趙衛紅認為叔叔可以申請社會救助。當他將社保、基金、慈善等機構跑了壹遍,才知自己的幼稚。甚至,喊了壹年半的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也還只是停留在文件上。
而叔叔趙堯武,也在此時不治身亡。
河南商報 (微博)記者肖風偉文/圖
事件起因
送女兒上學,男子途中出車禍
5月15日下午,濟源市邵原鎮趙圪塔村農民趙堯武,騎摩托車送寧寧(趙堯武的女兒)去上學,在壹丁字路口,與壹輛摩托車相撞。但因傷情太重,當晚被轉院至濟源市人民醫院。該院腦外科醫生王偉豐說,趙堯武被送到醫院時已沒有血壓,壹直用升壓藥維持其血壓,但他始終處於深度昏迷狀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車禍發生兩天後,家人才想起報案。
濟源市交巡警支隊四大隊民警馬小旺說,接到報案時,事故現場已破壞殆盡。根據對當事雙方的詢問,了解到事故大致經過:趙堯武騎著摩托車,帶著兒媳、孫子(壹歲多)、女兒,拐到邵唐公路時,與騎摩托車正常行駛的高某相撞。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下周四(6月2日)才能出來。”馬小旺說,根據他個人理解,趙堯武無證無牌上路,且違規載人(車上坐了4人),在拐彎進入邵唐公路時,沒有遵循拐彎讓直行的交通規則,應負事故主要責任,而高某因無牌無照上路,應負事故次要責任。
馬小旺說,他多次做工作,讓高某提前支付趙堯武壹些醫藥費,但高某認為自己也受了傷,家裏也沒錢,沒掏壹分錢。
家屬反映
求助市長熱線,讓找交警部門
這場飛來橫禍,對於趙堯武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住院後,趙堯武的家屬找到醫院,希望通過新農合報銷醫療費,但經咨詢後得知,交通事故有第三方責任人,不屬於報銷範疇。這條路徹底沒戲。“他家的1萬多元錢存款全花光了,又借了親戚朋友不少錢。”侄子趙衛紅說,趙堯武的醫療費花了5萬元,現在已無錢可借了,但如果沒錢交醫療費,又擔心醫院不積極救治。
無路可走之際,趙衛紅想到了政府,“那麽多政府單位、慈善機構,總有壹個能幫上忙吧!”
5月17日、18日,趙衛紅相繼三次撥打了濟源市市長熱線,但工作人員的回答,讓他有些失望,“工作人員說這是交通事故,只能找交警隊處理。”
濟源還沒有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法律,是趙衛紅這時能想到的另壹棵“救命稻草”。
2010年1月1日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規定,交通事故受害者不能按照交強險制度或者不能從侵權人處得到賠償時,可以通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獲得及時搶救或者適當補償。
這則“辦法”,讓趙衛紅等人興奮起來。於是,趙衛紅等人找到醫院和交警部門,看能不能獲得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解燃眉之急。
結果總是難遂人意。
趙衛紅說,醫院、交警部門都明確回復,濟源沒這筆基金,讓他趁早想想別的辦法。
在此期間,16歲的寧寧也在網上發帖,請網友“救救我可憐的爸爸!”
寧寧說,爸爸今年才53歲,她以後的學費還需要爸爸努力去掙,已經90歲的老奶奶還需要他去照顧,媽媽的身體也不好,“我不能沒有爸爸”。
從鎮政府找到市民政,發現不在資助範圍
事故發生第五天,在趙衛紅的建議下,趙堯武的兒子趙衛勇來到邵原鎮政府,並見到了鎮長,希望鎮政府能幫忙解決點醫療費。
“鎮長給民政所打了個電話,讓我直接去找民政所。”趙衛勇說,在邵原鎮民政所,他說完情況後,對方說“妳先走吧,我向上級(濟源市民政局)匯報壹下,有情況我再聯系妳”。
但這個“聯系”,趙衛勇壹直沒能等來。
與此同時,趙衛紅也相繼找到民政局、慈善總會,因為他堅信“總有壹個單位能幫助叔叔”。
“我找到局長,局長說民政不管這事,不能資助,妳走吧!”趙衛紅說,從局長辦公室出來,他發現慈善總會就在民政局5樓,他順便又跑了上去,但工作人員明確告訴他,慈善總會救助對象主要是低保戶,他真要申請也可以,但最多也只能救助1000元。
找來找去白忙乎,結果總是很“蒼白”
既然都沒辦法,找市長總可以吧。
趙衛紅說,5月19日中午12時,他給市長發去求助短信。短信僅發出去3個半小時,市長就有回應了:“已告訴人民醫院先救人要緊。”
他認為,既然市長交代過了,醫療費應該不愁了,“但醫院說,市長是交代過救人,但沒說不收醫療費。”
這壹下,趙衛紅真的沒轍了。
病急亂投醫。5月24日下午,趙衛紅來到濟源市壹家復印店,打印了壹份求助信,通過傳真發給了公安廳、財政廳、民政廳、省紅十字會、衛生廳。
結果可想而知。但對於在濟源市做裝修工的趙衛紅來說,他已經盡全力了。
不過,能不能籌來錢,對於趙堯武來說已不重要了——5月26日下午,交通事故責任書還沒下來,趙堯武就已不治身亡。
記者調查
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濟源還沒落實到位
5月25日、26日,河南商報走訪了濟源市民政局、衛生局、財政局、交警等部門,求證趙衛紅系列遭遇的真實性。
“沒聽說過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啊!”濟源市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楊錦濤說,對於無主病人,如果找到患者家屬,費用由家屬承擔,如果找不到,就由市民政局支付,因為民政部門有專項基金。不過,趙堯武享受不到這筆基金,因他是“有主病人”;新農合報銷,他也不符合標準,因為有肇事方,可以找對方追償。
濟源市衛生局辦公室喬先生說,對於無主病人,醫院應先予救治,然後找民政部門申請這筆費用。但對於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衛生部門沒有專項救助基金。
濟源市交巡警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朱建英說,聽說過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但濟源還沒落實到位,而且此前也沒這樣的先例,他們也不知道在哪兒能領到這筆錢。
四大隊民警馬小旺說,現在農村摩托車很普遍,摩托車雖然歸類為機動車,但基本都沒買交強險,壹旦發生事故,而當事雙方都沒有錢,醫療費確實是很大的問題。
即便幫忙救助
頂多也只有壹千元
濟源市民政局局長衛宗長說,民政部門的救助,側重於生活救助。交通事故社會救助,不屬於民政部門範疇。
衛宗長認為,目前的新農合主要是“低層次、廣覆蓋”,但面對大病、車禍、突發性災難等需要大筆費用的時候,其作用還很有限,“政府少做壹點工程就解決了”,以濟源為例,每年只需要財政單列500萬元救助基金,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濟源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王女士表示,慈善資金募集太困難了,慈善總會救助對象主要為貧困戶、低保戶,而且以生活救助為主,慈善總會也有大病救助機制,但僅限於低保戶,壹般貧困家庭享受不了。他真要申請也可以,但最多也只能救助1000元。
救助辦法施行壹年半
至今還在空中“飛”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飛”了壹年半,但還沒在濟源市紮根。
2011年5月25日,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濟源市財政局地方金融科科長李秋芬說,《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剛下發不久,基金正式運行還需要不少時日。
另據記者了解,《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規定,省、市、縣人民政府均設立救助基金。救助基金管理領導小組由各地財政、保監、公安、衛生、農業(農機)等部門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財政部門。
救助基金來源包括:按照機動車交強險的保險費的壹定比例提取的基金;對未按規定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罰款;小型客車車牌號碼公開競價所得價款;地方政府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社會捐款等。
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都可申請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