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幼兒師範學校的教師不僅參與和主持了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還在各種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和教材。有些課題還獲得了省部級優秀獎。這些學術成果的取得,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對同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進壹步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
北京幼兒師範學校在為北京培養幼兒教師的同時,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壹方面加強與國內部分省市的幼兒教師培訓交流,比如與河北省阜平縣在幼兒教師培訓方面進行合作;另壹方面,加強國際交流的影響力。如1992,與日本東京町田女子學院建立姐妹關系,實現定期互訪交流。應馬來西亞有關機構的邀請,學校派出了幾名教師為他們提供培訓在職學前教育教師的服務,受到了好評。
為了支持北京幼兒師範學校的發展,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壹直致力於根據國家的需求和北京學前教育的發展來支持學校的發展,特別是在辦學經費方面。自2003年以來,他們逐步增加了對教育專項資金的投入。教育專項資金的投入,不僅進壹步完善了北京幼兒師範學校的校園建設,而且豐富和完善了辦學條件,為北京幼兒師範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北京幼兒師範學校經過55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相結合的學前教育發展新格局。在保持傳統的強調專業技能的前提下,學校開始註重加強專業教育和專業訓練,並結合幼兒教師培養中的文化素養,強調幼兒教師培養過程中的“藝術教育”,尤其註重學前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在“藝術制作”、“幼兒保健與健康教育”、“幼兒手工勞動”、“藝術欣賞”、“音樂欣賞”等課程中,
在職培訓方面,北京幼兒師範學校作為北京市唯壹的幼兒教師培訓中心,承擔著全市幼兒園園長的崗位培訓、北京市幼兒園保育員技術水平的培訓與考核、北京市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和幼兒園教師轉崗等工作。為北京市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做出了積極貢獻。
綠樹、鮮花、草坪、噴泉、古亭、各種形狀的青年學生大理石雕像,美化了幹凈的校園。因此,北京幼兒師範學校被北京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評為“綠化美化首都園林式單位”。1992年與日本東京町田女子高中建立姐妹學校關系。它承擔著培養合格幼師和培養在職幼師的雙重任務。9月9日,1955,北京幼兒師範學校在幼兒園師範班的基礎上成立。1968因“文革”關閉。1974 10 10月份復課,學校位於海澱區增光路。現在它正在該市培訓幼兒教育教師。
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確認北京幼兒園為北京市第壹批辦好師範學校。同年,在聯合國的援助下,成為“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加強幼兒園教師培訓項目”學校。
1987年4月,市教育局決定成立北京市幼兒教師培訓中心。在這壹點上,北京幼師肩負著為北京培養和培訓幼師的雙重任務。
65438-0988北京師範幼師學校並入北京師範幼兒園。學校根據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必修課、選修課、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四位壹體的教學模式,在普通高中課程之外,開設幼兒教育、藝術體育等30余門課程。在二年級,學生被組織去幼兒園當護士。三年級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做實習老師。學校建立了繪畫、手風琴、健美操、文化社、電視臺等十幾個課外社團。北京幼師重視教育和科研。
從1982到1986,完成了北京教育學院牽頭的科研項目“兒童玩具系列化及開發兒童智力的實驗研究”,為我國的玩具研究做出了貢獻。由北京幼師編寫的60萬字的《幼兒教育手冊》被全國優秀圖書評委會評為全國優秀圖書。學校還非常重視加強與國內外學校的聯系與合作。
1992與日本東京町田女子學院建立姐妹學校關系,為馬來西亞培訓在職幼兒教師。為了培養跨世紀的幼兒教師,試行了必修課、選修課、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四位壹體的教學計劃。
必修課:基礎文化課包括文選與寫作、語文基礎知識、兒童文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化教育、計算機、學前教育、學前衛生、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學前兒童遊戲、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學、心理學、寫作、音樂、美術、舞蹈、學前文學。教育理論課程包括:幼兒保健課程、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藝術類包括音樂(包括樂理、聲樂、視唱練耳、音樂欣賞、鋼琴)、體育、美術、舞蹈。
選修課:名著欣賞、英語、科學實驗、拓展訓練、影評、健身、計算機、北京歷史、觀察與評價、家庭教育、音樂欣賞、舞蹈創作、藝術體操、健美操、手風琴、勞動技術。
課外活動:合唱、舞蹈、體操、文學社、詩歌朗誦、攝像、手工藝、藝術團、拓展等。
為了培養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三年制中學生會去幼兒園參加各種教育實踐活動。
在校三年學習期間,學生將享受人民獎學金,成績優秀者還將獲得大專獎學金。畢業後由北京市教委負責分配到全市(包括各區縣幼兒園、中央和市屬機關、部隊、廠礦),享受國家幹部待遇。品德好、全面發展、成績優秀者,也可推薦到師範院校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