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壹步強化圍繞職工建會模式建設。落實《工會法》明確的“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推進工會法治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前要加強對轉變建會模式,切實圍繞職工建會的思想認識與探索實踐,從頂層設計與基層試點兩方面同時入手,在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實施辦法、保障機制各層面加以探索,研究出臺符合中國工會實際的圍繞職工建會模式與方法。
進壹步強化工會依法維權機制建設。依法維護職工權益是法律賦予工會的職責,也是職工群眾對工會最迫切的希望所在。各級工會必須聚焦“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壹法律賦予的身份,以法律為準繩,大膽地、理直氣壯地維護職工群眾的經濟利益、政治民主權益、精神文化權益,積極適應改革發展、勞動關系、職工隊伍結構變化的新情況、新要求,不斷創新完善工會依法維權機制。
進壹步強化工會依法參與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建設。勞動權是職工最基本的權利,是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心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市場化、契約化、多樣化,參與協調勞動關系,推進社會勞動關系的協調、穩定,是工會的基本任務之壹。要繼續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及工資談判制度,繼續推進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研究制定既有時代特點又符合我國國情的勞動標準體系。
進壹步強化工會社會參與機制建設。工會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的管理,是工會的壹項重要職責,也是工會發揮在法治建設中作用的壹個重要方面。要強化工會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機制,各級工會特別是全國總工會、省市壹級總工會要組織專門力量,深入研究參與立法與政策制定的工作,精心研究工會的對策,研究要體現宏觀性、連續性、專業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從而不斷推動工會法律法規、勞動法律體系的完善。
進壹步強化工會幹部培訓機制建設。全面提高各級工會幹部的法律素質,提升依法辦會和依法維權的能力與水平是實現工會依法維權、依法治會的重要條件。要完善工會幹部教育培訓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使廣大工會幹部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要加強工會法律專業人才建設,培養建設工會公職律師、職工法律援助團隊,培養建設勞動爭議仲裁員、勞動爭議調解員和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