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將於2020年6月20日在舊金山舉行的年度頒獎晚宴上正式為ACM Fellow 2019頒發證書。
七位入選2019 ACM研究員的中國學者簡介
陶大成
當選理由:對演示學習及其應用做出巨大貢獻。
簡介:陶大成是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澳大利亞尤裏卡獎獲得者,深圳育碧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2018年5月22日,陶大成當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陶大成2002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004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陶大成先後在中國香港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系擔任助理教授,後在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擔任教授。他目前是悉尼大學的教授。
謝園
當選理由:為計算機體系結構設計技術和工具的實現和評估做出貢獻。
個人簡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喬春明教授,1997獲得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士學位,1999和2002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謝園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計算機系統結構、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謝園教授於2002-2003年在IBM工作,2003年加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授,2014加入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擔任電氣工程教授和可擴展節能建築實驗室(海豹突擊隊)主任。
謝園教授目前擔任IEEE TVLSI、IEEE TCAD、IEEE D & ampT、ACM JETC、IET CDT等期刊副主編。他獲得的獎項包括NSF事業獎、SRC發明人表彰獎、IBM教師獎、ASP-DAC 2008年度最佳論文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因其在三維集成電路和架構方面的突出貢獻,2015被評為喬春明。
陳錫麟
當選理由:對人臉識別、手語識別、多媒體系統有貢獻。
簡介:陳錫麟博士,研究員,喬春明,IAPR院士,中國計算機聯合會院士,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終評獲獎,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多媒體技術和多模式人機界面。主持了多項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的重大和重點項目的研究。他曾經是IEEE Trans的副主編。關於圖像處理。目前,他是IEEE Trans的副主編。《多媒體與視覺傳達和圖像展示雜誌》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計算機報》副主編,《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副主編,先後擔任FG 2013/FG 2018總主席和CVPR 2017/CVPR 2019、ICCV 2019等地區主席。陳錫林博士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合作出版專著1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0余篇。
李向陽
當選理由:為物聯網和移動系統的設計、分析和優化做出貢獻。
個人簡介:李向陽,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李向陽教授從事無線網絡、移動計算、網絡安全和社會網絡的研究已經超過15年。自1998以來,* * *已發表期刊論文130余篇,會議論文200余篇。在ACM Mobicom、ACM Mobihoc、ACM STOC、ACM Sensys、ACM SODA、USENIX NSDI、IEEE INFOCOM、IEEE ICDCS、IEEE ICNP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mobi com 12,mobi hoc 6,STOC 1,Infocom 40多。他獲得了兩項最佳論文提名(Mobicom 2005,Mobicom 2008),並獲得了六項最佳論文獎。他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TON、TPDS、TOC、TMC和JSAC發表了60多篇論文。論文被引用近12000次,H指數55。李向陽教授曾在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Mobicom、Mobihoc、Infocom、STOC、ICDCs、AAIM、麻省等)擔任技術計劃委員會主席、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代表大會主席、專題討論主持人。).擔任《TPDS》、《TMC》、《網絡》、《特設和傳感器無線網絡》、《計算機通信》、《無線通信和網絡雜誌》、《IEEE JSAC專刊》等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副主編和特邀編委。
魯·
當選理由:用於幫助創建壹個更加靈活和高性能的蜂窩網絡。
個人簡介:盧武松,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無線網絡、傳感器網絡、移動系統、普適計算、互聯網和無線網絡安全。1990畢業於中科大,後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攻讀碩士和博士,並擔任助理研究員至1999,後加入UCLA。
周立東
當選理由:為中國可靠的分布式計算、系統研究和教育做出貢獻。
個人介紹:周立東博士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微軟傑出科學家。主要從事大規模分布式系統、存儲系統、無線通信與網絡、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周立東博士於2002年加入微軟。曾任微軟矽谷研究院研究員,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微軟雷蒙德研究院系統研究組組長。他的研究壹直在推動可靠和可擴展的分布式系統的理論和實踐進展,支持在線雲服務,同時,他為實時部署的大規模服務做出了重要的技術貢獻。多年來,周立東博士在設計和開發大型分布式系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技術作用,這些系統支持微軟從搜索引擎、大數據基礎設施、雲可靠性和可用性到AI基礎設施的主要服務。
周立東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後赴康奈爾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宋曉東
當選理由:有助於安全和隱私。
個人簡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教授,綠洲實驗室創始人兼CEO,被媒體譽為“互聯網安全教母”。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與網絡安全、區塊鏈等。曾獲麥克阿瑟獎、古根海姆獎、阿爾弗雷德·P·斯隆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項35歲以下科技創新”獎(TR-35獎)。是計算機安全領域被引用最多的學者(AMiner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