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轉型之痛------在不變中“等死”,在改變中“找死”
轉型我永遠的痛
市場變化了,我的企業該轉型了,聘請了業內精英,對企業的盈利模式,管理體系和內部流程都進行了改革,但結果讓我們幾乎無法生存下去,公司盈利水平大幅度降低,老員工對新的機制完全不適應,空降的人才,帶來的新的理念,留下的只有壹推爛攤子。我用壹年來改革,再用壹年把企業恢復原狀。市場在變化,不變壹定是等死,改“變”?實在怕了。
空降的副總:
我帶來的是現金的模式和理念,但這家公司的執行力,管理水平都太差了,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壹些核心員工成為改革的最大障礙,公司對我的舉措又放權不足。改革這家公司比重新建立壹家還要困難100倍。
機會是別人的,威脅是我們的
經濟危機即是威脅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但看了很多的案例,都無法移植到我企業的身上,面對經濟危機,我的機會在那裏?我該怎樣找到它們?
員工
公司經濟危機機會論我們已經聽膩了,沒見到任何改善的有效手段,也許經濟危機真的是機會,但不是我們的。
二、 學習之痛-------學習,付出的遠比得到的多!
學習的壓力
我的公司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我也非常重視“充電”,可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對我的管理沒有起到實際的意義,我應該怎麽安排我學習的方向?
部門經理:
公司很重視對我們的培訓,可是培訓說的頭頭是道,回來卻發現不是那麽回事,我把培訓的內容引入部門管理,結果不但沒有助益,反而耽誤了大量的時間。
培訓的困境
公司花了那麽大的培訓費用,結果還是老樣子,不培訓,員工素質跟不上,影響企業效益;培訓後,員工又不安心本職工作,弄不好,跳槽到別的公司,甚至更可氣的跳槽到競爭對手公司。我的培訓究竟要不要?
員工
公司安排的培訓,並不是我真正感興趣想要學的,而公司認為這是對我的投資,是壹種成本,培訓後又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但並沒有相應的增加薪酬,我覺得這很不公平。
三、 借口之痛------無奈!我要的是“結果”都變成了“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只能是壹句口號
《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我們的員工人手壹本,還組織了學習,可是每次做總結,結果只是借口換了壹種表達方式而已。
員工:
不是我找借口,這些現狀客觀存在著,我嘗試了、努力了,但結果就是這樣,我也沒有辦法。公司也應該體諒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啊。
想要結果,得到的卻總是理由
那個部門主管看起來每天都在忙,交代什麽事情也都感覺在盡心去做,可到了期限,總有千萬個理由沒有做好,還個個都挺有理。我這個老板也不好說什麽,說了好象我不講道理,不說,他們又總是出力不出活。
員工:
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在這家公司,做的少比做的多好,不做事比做的少好,我也嘗試過出成績,可是,結果得到的只是壹堆的責備。
四、 孤獨之痛------公司只有我是外人
風光只在表面
大家都覺得我這個老總交際面很廣,但風光只在表面,與政府永遠是講不清楚小心翼翼的關系,與家人、親人疏於溝通可能出現了裂縫,與原來的朋友,經過多年的創業,要麽分離,要麽剩下了的就是下屬關系。
員工:
多年的職場經驗,告訴我壹個鐵律,永遠不要和老板做朋友。
快樂只是他們的
周末找職業經理打球的人很多,但找我的很少,因為沒有人願意和老板在壹起,不能隨便外出,不能隨便做事情,我的壹舉壹動都要考慮企業的形象,享受不到別人所謂的常態快樂。
員工:
我們不是不想要老板參與我們的活動,可是不管什麽活動,老板壹參與,感覺就會變的僵僵的,雖然有人買單,但是也失去了應有的快樂,我們寧願AA制。
五、效率之痛-------100人的團隊,做20人的事情
他們都在做什麽?
每個人都告訴我,他很忙。可還是有很多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人幹,甚至連我明確作出交代的事情,好像也是不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
秘書:
總是說我效率不高,公司裏通知開個高層會議,都要花我壹個小時,還不能準時到齊。我盡力了,可是各位總監總是告訴我他們有很多事情必須去做,讓我這個當助理的能說什麽?
老板為員工打工:
各個重要的崗位都不惜花高薪聘請了專人,可是我依然是公司最大的銷售員、生產、人資、財務等 好多已經不該我來做的事情,還需要我去跟進,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在企業蔓延,只有我壹個人在忙碌,他們都是我的老板。
六、 協調之痛---------踢皮球,他們可以打入世界杯。
無形的墻
公司生產、營銷兩大部門主管思想不壹致,各自為政,已經由冷戰發展到公開對峙,兩大部門之間已經讓我心力憔悴,根本無暇顧及企業發展問題。
營銷總監:
生產部 算算,交貨已經拖延了多少次了,這讓我們怎麽和客戶交代呀?
生產總監:
不懂技術就不要瞎承諾,妳們在客戶面前壹句話,害的我們加班加點,還落了壹身埋怨。
逼出來的太極
跨部門作戰!?我真的已經怕了,大家都是只管好自家壹畝三分地,項目做的壹團糟,可笑的是大家都沒有責任。
部門主管:
他們都把事情做成這樣,讓我如何做下去,這個事情我沒有辦法管,不是我推卸責任,問題是很多事情我確實無能為力。
七、 動力之痛------推壹推、動壹動這樣的日子我過夠了!
到底他們是不是功臣?
我十分珍惜和我壹起創業的元老級夥伴,但是他們讓我很為難,我的企業已今非昔比了,我不停的讓他們去學習、充電,但他們都自以為是,思想僵化,不願意學習,企業重要的崗位都被所謂的功臣占住了,導致新人上不來,公司氣氛像壹潭死水。
老員工:
公司是我和幾個兄弟同老板壹起打造成今天這個樣子的,看看我們得到了什麽?真叫人心寒。
有誰更懂我的心:
我竭盡全力為這個事業全力拼搏,但員工卻無動於衷,僅僅是在打工而已,為什麽他們就不能理解我的理想、我的抱負呢?在我眼前他們表現的兢兢業業,但壹離開我的視線就……….。
員工:
事業是老板的,是股東的。我們拿多少工資做多少事,什麽美好的理想少來忽悠我,“象”比“是”更重要,這就是中國職場政治。
八、 永續之痛-------留住人才,怎麽那麽難?
毀滅性的集體跳槽:
銷售經理走了,把渠道商和員工都帶走了,公司壹下子面臨困境,這家夥看上去挺不錯的,我待他也不錯,當時我怎麽就沒有看出來?
銷售經理:
新公司是現在公司待遇的2倍,如果妳是我妳會怎麽做?妳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
我怎麽留住他?
公司生產板塊壹直非常亂,最近請了壹個生產總監來運作,果然變的井井有條。現在擔心這個人走會不會又恢復到以前那樣了。
生產總監:
公司的待遇是我可以接受的,但和我的理想有壹段距離,現在我已經用行動證明了我的實力,目前幾家獵頭公司找過我,我在等公司表態,用什麽來留住我? 魂篇
魂是企業家的精神指引
魂打造了企業家的風采
企業家要從優秀到卓越必定要過9關
使命關、夢想關、信念關、責任關、意誌關、金錢關、生死關、榮辱關和愛
每壹關都是壹次人生的洗禮
壹名企業家如果能夠成功的接受這9重洗禮他必將從優秀走向卓越
道篇
壹家企業只要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相同的團隊***識
就能創造壹支卓越的團隊
要想成為壹家企業的領袖
如果沒有能力去打造壹支卓越的團隊
那麽首先要學會追隨壹支卓越的團隊
因為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過去
現在是崇尚集體打拼、團隊精神的時代
術篇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
新的商業模式層次不窮
而這正是商業社會的魅力所在
要想成為壹名合格的商業領袖
必須具有先進的管理思想
只有具備先進的管理思想
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管理好自己的企業
器篇
作為企業領導者
不但要認清自己的角色
克服自己的不足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還應時常反省
檢查自己的領導方法是否有效
管理工具是否運用得當
還要善於訓練下屬
掌控下屬
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九重洗禮:
1、使命關 2、夢想關 3、信念關
4、責任關 5、意誌關 6、金錢關
7、生死關 8、榮辱關 9、愛的洗禮
必須領悟的10大關系:
1、企業成功VS個人成就 2、成就的對VS錯 3、大河VS小河
4、剝削關系VS合作關系 5、庸才VS人才 6、老板VS員工
7、創業VS守業 8、跳樓VS跳槽 9、貢獻VS收益
10、企業發展速度VS個人發展速度
九大思維模式 :
1、成功是因為態度 2、我是認為的我 3、我是壹切的根源
4、不是不可能 5、山不過來我過去 6、每天進步壹點點
7、決心決定成功 8、天助自助者 9、太棒了
九大杠桿 :
1、文化杠桿---快樂基金 2、診斷杠桿---修路
3、能力杠桿---生產人 4、計劃杠桿---多叉樹
5、制度杠桿---行動力按鈕 6、效率杠桿---六點優先工作制
7、方法杠桿---頭腦風暴 8、溝通杠桿---同理心
9、教練杠桿---“猴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