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長期投資,無論是選股還是擇時,都沒有優勢。

長期投資,無論是選股還是擇時,都沒有優勢。

第壹,長期來看,股權投資是未來的方向。

所以,如果投資周期足夠長,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類投資無疑是未來最具增值性的品種。

二、中小投資者參與股票投資的方向在哪裏?

所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經理都感嘆,在大牛市中,要跑贏指數基金幾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統計數據表明,幾乎沒有人能在20年的長期投資中擊敗指數基金。

長期定期投資指數基金,如果不選股,不選股,不選基,會讓妳的投資業績保持在前1/6。懶人、笨人、忙人、股票盲、基盲都可以輕松打敗投資高手。

從1957到2012,56年的總收益是35732倍,股神巴菲特的年復合收益率只有20.6%。

三、投資指數基金的N個理由

歷史數據顯示,指數基金的長期業績超過大多數基金,指數基金在大多數年份排名前列,持續壽命超過大多數基金。

1)主動型基金打不過被動型指數基金。從1980到2001,美國共有10000多只共同基金(相當於中國的主動型基金),存活超過10年的只有2073只。這2000只基金的選股風格各不相同,都試圖超越大盤指數。但在10年,這些相對優秀的基金的年復合收益率僅為9.85%,而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年收益率為18.26%。

2)選股很難跑贏指數。目前a股市場有3500多只股票。很難從行業板塊、基本面或者技術分析中選出自己滿意的股票。最重要的是,自己精心挑選的股票,不壹定漲得好。

以中國國航(601111)為例。無論從行業角度,還是從基本面和估值來看,國航無疑是壹只不錯的藍籌,但也會面臨下跌。國航的周k線走勢如下:

3)選擇時很難戰勝指數。不同的投資者在進場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包括左手交易和右手交易。什麽時候是低點什麽時候是高點很難判斷,普通投資者很難選擇時機。

4)選基很難戰勝指數。只要是評級機構和專家通過各種所謂的模型和指標挑選出來的基金,都帶有壹定的主觀色彩,歷史數據表明,從長期來看,絕大多數主動型基金都沒能戰勝被動型指數基金。

5)買指數基金更方便,不用研究宏觀行業股票和策略。對於廣大非專業的中小投資者來說,不具備專業的投資能力,精力也非常有限,選擇指數基金更方便。

6)買指數基金更省心,不用在意排名、比較和基金經理的業績,盡量減少人為的主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