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透鏡也叫負球面透鏡。鏡片中間薄,邊緣厚,呈凹形,所以也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原理是把物體的頂部也看成兩條直線:壹條平行於主光軸,經過凹透鏡後偏轉成發散光,將折射光反方向返回主焦點;另壹條線穿過鏡片的光心,這兩條直線相交於壹點。
擴展數據:
凹透鏡分為雙凹透鏡、平凹透鏡和凸凹透鏡。兩側曲率中心的連線稱為主軸,中心點o為光心。
穿過光心的光無論從哪裏來都不會發生折射。平行於主軸的光束在凹透鏡上折射後向各個方向發散,與其發散方向相反的延長線將全部在與光源同側的F點,其折射光恰好從F點發出,稱為虛焦點。鏡頭兩側各有壹個。
所以凹透鏡形成的像總是小於物體的垂直虛像,凹透鏡主要用於矯正近視。
近視主要是由於晶狀體變形,導致光線過早聚集在視網膜前方。凹透鏡起到發散光線的作用。凹透鏡形成壹個直立縮小的虛像,拉長了像距,正好落在視網膜上。
百度百科-凹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