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既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訊、商業服務、建築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
實體經濟不僅包括第壹產業和第二產業,還包括第三產業中除金融業以外的其他產業。
發展實體經濟的意義;
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但在經濟結構上,實體經濟發展趨勢不容樂觀。中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平均利潤率遠低於金融業和房地產業。行業薪酬結構失衡,使得資本等要素更多地向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整合,抑制了制造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仍然存在下行壓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通過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優化市場環境等綜合手段,提高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和吸引力,使行業大有可為。
實體經濟是壹國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繁榮的重要支柱,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