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研究的理論成果壹旦發表就獲得諾貝爾獎是極其罕見的,這也凸顯了楊振寧研究的重要性。
雖然和因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他的科學生涯中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理論發表,如楊-米爾斯方程。後者對整個物理學的重要性不亞於前者,甚至更重要。
1994年,楊振寧獲得了鮑爾獎,這次是因為他的規範場理論。可以說,楊振寧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壹。他的理論可能普通人很難理解,但在物理領域,他是壹個開創性的科學家,他的理論會引領後來者不斷前進。
性格影響
1997年5月25日,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宣布,國際小行星中心於10月26日在1975 165438+發現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國際編號為342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1999年5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2004年4月21日,清華大學設立“楊振寧講座基金”,邀請國際知名教授和優秀青年學者到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致力於科學研究。
2008年10月29日,165438,楊振寧當選“改革開放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海外專家”。2020年6月5438-2月65438,入選2020年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排名49。2021 5月14日,楊振寧先生捐贈清華大學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