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明確把增加森林碳匯作為了壹個重要的增匯的措施,而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是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臺。2011年11月1日,經國家林業局同意,由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開展的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在浙江義烏正式啟動。儀式上,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為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頒發了“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臺”銅牌,包括阿裏巴巴在內的10家企業簽約認購了首批14.8萬噸林業碳匯。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經國務院批準,於2010年7月19日成立,是我國第壹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經浙江省政府批準,於2010年12月6日成立,是全國唯壹的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臺,主要從事林權交易、原木(木材)等大宗林產品交易、林業碳匯交易等。
以德國為例,說德國雖然目前(2010年)森林覆蓋率超過30%,但是卻沒有申請CDM的項目。原因是如果申請森林碳匯的CDM項目,就必須證明這片碳匯林是為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額外”種植的。並且由於樹木種類的不同,年份的不同,甚至土壤土質的不同帶來的固碳性的不同,這些都給計測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五大環節
這5大環節包括:①生產標準,②計量碳匯的標準,③認證標準(即檢查驗收的標準),④交易的規則,⑤交易的標準。關於交易的標準應由交易所來制定和執行,而認證標準則應該由生產方和交易方之外的第三方來完成。認證驗收的第三方機構,也在建立培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