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些情緒之下,我們很難正視日本。而歷經“失去的十年”,日本又能給予中國企業家怎樣的啟示? 2013年11月24日-12月1日, 由英途聯合中歐商學院家族傳承研究中心、日本第壹思想庫野村綜研***同推出的全球商業智慧日本周圓滿舉行。本次互訪圍繞:“百年企業傳承與創新的軌跡”主題,青島啤酒原董事長金誌國、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等近20位中國企業家全程拜訪了包括富士膠片、Seven&I、京瓷、夏普、及冢喜集團在內的十幾家著名企業與機構;並與出井伸之、鳩山由紀夫、逢沢壹郎等多位日本政經學者、思想家深度交流與互動。此行互訪給所有企業家帶來震撼的同時,更與多位中日友好人士結下了深厚友誼。
訪問精選分享
1、友成基金會理事長王平:基業常青以人為本
日本之旅是領導力之旅,企業都是超壹流百年老店,基業常青。在這些成功的企業當中,沒有日本、美國、中國企業之分,創始人的領導力都貫穿下來。這個信念就是以人為本。
2、樂元素CEO王海寧:從日本管理實踐找自己的路
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學習歐美企業的管理理論,但也應該從日本企業的管理實踐中找到符合自己的道路。
3、英途CEO鄧亞平:探尋日本商業智慧重新發現自己
與當下中國奉行“短平快”商業手法不同的是,日本企業所呈現的是壹種
看似陳舊,實則彌久恒新的價值觀。當前的日本已很少出現中國式的創富神話,但不浮躁、紮紮實實點滴進步的品質之可貴,恐怕要等到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再成熟些之後終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