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麽銀行的理財收益只有4%-5%,而很多P2P可以達到10%以上。壹些走向銀行安全的理財者想轉行做P2P,但又擔心P2P風險太高。弄清楚為什麽銀行理財和P2P理財的收益差那麽多,是非常重要的。
簡單來說,無論多高,P2P收益率都是由市場決定的。相比較而言,在傳統銀行,借貸雙方都面臨著較高的借貸成本。P2P平臺是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交易,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2P平臺的借款人多為個人或小微企業,這些借款人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獲得銀行貸款。但是P2P網貸門檻低。小微企業為了融資,願意付出更高的資金成本來獲得貸款。
相比之下,銀行理財產品的基本條款包括收益類型、資產投向、幣種、發行期限等。這些條款都影響著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此外,月末、季末的銀行考核、市場利率等因素都會影響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今年以來支撐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率的主要因素發生了變化。壹是監管新規和信用風險暴露限制了理財資金對高收益非標資產的配置,理財產品收益率將取決於未來資產管理框架下的投資收益;二是隨著貨幣基金收益率的下降,來自互聯網理財等替代產品的競爭壓力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