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了與空氣汙染有關的氣溶膠化學研究。
研究了空氣中單個納米粒子(直徑為5-20nm)的實時采樣和檢測技術。
該技術的特點是對超小氣溶膠粒子(5-20nm)應用空氣動力學聚焦透鏡,利用四極桿作為離子導向器高效輸運帶電粒子,采用離子阱富集方法提高檢測效率。最後的檢測是用高能激光原子化,用飛行時間質譜檢測各種成分。
這種方法可以在氣溶膠成核的研究中發揮作用。
本研究建立了壹臺具有高能激光Nd:YAG原子化和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的現場氣溶膠質譜儀,利用空氣動力學聚焦原理分析單個顆粒的元素。
編寫並優化了控制和采樣程序。該裝置實現了實驗室自制氣溶膠的化學成分檢測。
1996-2002廈門大學化學系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鄭教授課題組,博士生。
1996-2002在串聯飛行時間質譜儀上研究了各種團簇的碰撞誘導解離質譜。感興趣的團簇包括過渡金屬羰基化合物和碳硫二元團簇。
從65438到0998-2002,研究了碳硫二元團簇的從頭計算和密度泛頻。
用數學方法研究了團簇形成和解離的動力學機制。
采用激光濺射非均相體系的新方法制備了類似金屬car的1996-1999籠狀化合物,並用tem、XPS、GC-MS、XRD和HPLC對產物的各種理化特性進行了表征。
參與研究項目
新核粒子的元素組成(EPA)基金。
原子團簇的化學與物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原子團簇科學傑出青年科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