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註壹般在論文第壹頁正文的左下方,是作者的個人信息,如作者姓名、家鄉等信息或通訊者的信息,以及這篇發表的論文是哪個項目或基金的壹部分。
壹般來說,腳註表明學術內容,腳註的作用是表明讀者需要參考額外的信息,以使他們正在閱讀的段落完整。所以在寫論文和修改論文的過程中加腳註是順理成章的。
腳註由兩個相關部分組成,包括註釋引用標記及其對應的註釋文本。用戶可以使用Word自動給標簽編號或創建自定義標簽。添加、刪除或移動自動編號的批註時,Word會對批註引用標記重新編號。
腳註格式要求如下:
1,(兩個空格)作者姓名(名,姓,後接英文句號),書名(斜體,後接英文句號),出版地(後接冒號),出版社或出版者(後接逗號),出版日期(後接逗號),頁碼(後接英文句號)。
2.(空兩個方框)作者姓名(名在前,姓在後,後面加壹個英文句號),文章標題(文章標題由“”引起)(空壹個方框)緊接著是雜誌名稱(斜體,後面加壹個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份,起止頁碼,英文句號。
腳註是附在紙頁底部的說明,用來解釋某些事情,並印在紙頁的底部。腳註和尾註是對正文的補充說明。腳註壹般位於頁面底部,可用作對文檔內容的註釋;它常用於壹些說明書、標書、文件和其他官方文件中引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腳註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