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票據為憑證支付現金。是當今許多公對公業務的支付的支付方式。使企業不必預留大量的支付款,將支付現金的機構轉化為銀行,支取者憑票據向銀行領取支付壹方預存在銀行的現金。
兌付有多種表現方式,有債券兌付,剛性兌付,理財兌付,基金兌付等等。
擴展資料:
剛性兌付
剛性兌付是指在網貸投資過程中,網貸平臺承擔了投資資金安全保障的全部責任,壹旦標的到期無法按約兌付,平臺便會自行“兜底”,墊付本金或者本息的現象。剛性兌付在網貸行業內已經成為平臺普遍默認卻沒有“名分”的承諾。
壹般而言,平臺許諾剛性兌付,意味著把信用風險集中到自己平臺身上,壹旦標的到期無法按約兌付,平臺便會出現“兜底”,墊付本金或者本息的現象。
剛性兌付的危害:
1、對於市場來說
剛性兌付完全的攪亂了行業的規則,背離了“風險與收益相匹配、高收益攜帶高風險”的市場規律,讓國內整體的金融市場逐漸變得非常的扭曲,不利於市場經濟的政策發展。
2、對投資者來說
剛性兌付讓大眾相信了無風險也可以產生高收益的“神話”,在持續的投資過程中,大多數人會逐漸喪失風險判斷能力,專業知識及能力也將逐漸衰退,對投資者的利益會產生不良影響。
百度百科-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