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768-824,65438+2月25日)河南合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曾居河北昌黎,人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進士。貞元十九年(803),因發表《論旱饑》被權臣讒言,貶謫陽山。他參加了反對淮西叛亂反對武元吉的戰爭,並擔任了裴度的行軍司馬。元和十四年(819),因諫佛骨被貶潮州。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朝鮮吏部。長慶四年(824),韓愈病死,謚號《禮記》,故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與柳宗元並稱“劉漢”,被譽為“文章大家”、“百代文宗”。作品有《韓昌黎文集》40卷,《外國文集》10卷,《教師評點》等。他的文道合壹、熱情與得體相結合、言誌之要、文字之序等散文寫作理論,對後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