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郵局工作。1993年,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省海峽交流基金會簽署《海峽兩岸掛號信查詢及賠償協議》,海峽兩岸郵政部門正式開展掛號信業務合作。
在航海方面。4月,1997,福州、廈門、高雄直航試點開始運營。2001年初,考慮到金門、馬祖民眾的需求,大陸方面盡力為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之間的海上航行提供協助。在臺灣海峽兩岸註冊的船舶,利用兩岸資本,只掛公司旗,開通了兩地海上客貨航線。在兩岸貿易中。自1979起,大陸對臺灣省產品開放市場,並給予免稅、減稅等優惠待遇。
兩岸三通的意義
大陸有關部門和地方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為臺灣同胞提供優質服務,促進臺灣同胞投資。從1993開始,大陸成為臺商投資的首選。在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方面。但是,兩岸三通仍處於間接、單向、局部的狀態。在郵政服務方面。兩岸郵件壹般包裹仍需經港澳中轉,業務種類較少,無法開展郵包、小包裹、匯款、快遞等業務。
在導航方面。兩岸的船和飛機不能直航;兩岸民眾仍需通過香港、澳門等地過境;試點直航無法運輸兩岸貿易貨物,兩岸貿易貨物仍需經日本、香港等第三地中轉,造成“船幣不通,貨物過不了船”的怪現象。
在貿易中。大陸市場對臺灣省企業和商品全面開放,但大陸產品出口臺灣受到諸多歧視性限制,許多大陸有優勢、臺灣省同胞急需的商品無法進入臺灣省;大陸企業不能在臺灣省投資,也不能在臺灣設立必要的商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