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金雞鄉的商業發展比較緩慢。改革開放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逐漸興起,商人、商人紛紛開業,呈現出壹派相對繁榮的景象。
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壹是積極營造寬松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興辦松香廠、中板廠、魚蔔礦、兩廣園林裝飾石材廠、華奇林化工電視、兩座紅磚廠等廠礦,引進老板興辦5000畝尾葉案基地。二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稅收農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形成集團支柱產業。
1978之後,黨委政府對教育、文化、衛生事業越來越重視,投入逐年增加。金雞中學成立於1979,小學教育逐步走上正軌,教學質量逐步回升。金雞電影院建於1982,造價18萬。這是當時第壹個農村電影院。1991年2月,鄉、村集資13 000元在全鄉普及有線廣播。2000年9月,引進瑞典埃裏克基金會,在黃茅行政村建立村級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