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恒大相比,碧桂園所面臨的危機更具代表性,因為類似問題並不僅限於它壹家企業。在這壹時期,政府需要更快地出臺壹系列寬松政策,以減輕民營企業的困難和防範系統性風險。
從長遠來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重振市場信心,因此碧桂園危機有望得到妥善解決。7月31日,碧桂園宣布將有未經審核的凈利潤損失,截至2023年6月30日。
為確保現金流的安全,碧桂園董事會表示公司將采取積極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降低各項經營費用,加快回款安排,積極擴大融資渠道,對債務進行管理與優化,並積極尋求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
碧桂園危機已經顯現端倪
事實上,碧桂園陷入困境的跡象早在數日前就已經出現。七月二十壹日,碧桂園發行的四只境內外債券下跌超過20%,境內外其他債券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七月二十五日,有傳言稱畢馬威已受邀對碧桂園的資產與債務展開調查,還有關於碧桂園創辦人楊國強及其繼任者楊惠妍的流言。碧桂園方面回應稱,有關“通過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盡職調查”的傳言不實,楊國強、楊惠妍均在公司總部正常辦公。
香港企業碧桂園服務於七月三十日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楊惠妍決定將其持有的20%股份捐獻給國強慈善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這壹舉動導致公司股價暴跌,引起輿論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