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判斷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每個人會因為年齡、收入、家庭狀況的不同,在投資時有不同的傾向。相對來說,年輕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會強於老年人,因此投資時會更多地考慮高收益、高風險的基金。另外,投資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適配的組合,而不必拘泥於壹種投資工具,這樣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
第三,掌握市場景氣狀況。例如市場接近底部,或是利率走低時,往往是投資權益類基金的好時機。而當利率處於高位時,則適宜配置債券基金。當然除了經濟景氣因素外,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是需要註意的。
第四,構建合理的投資組合。這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根據壹般的投資建議,能忍受較高風險的投資人,宜采用積極的投資組合,組合中可以以較高的比例投資在風險偏高的資產上,例如,股票、偏股型基金等;承受程度低的投資人,則應在投資組合中加重風險較低、較穩健的資產比例,如貨幣型、債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