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擴展: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北緯34° 22.9′—38° 24.01′,東經114° 47.5′—122° 42.3′。領土包括半島和內陸。山東半島在渤海和黃海中鶴立雞群,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
內陸部分從北到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山東東西長721.03 km,南北長437.28 km,陸地面積155800平方公裏。
山東省屬於黃河、淮河和海河。山東省的主要河流是南四湖、東平湖、白雲湖、青沙湖和馬達湖,除了黃河貫穿東西,大運河貫穿南北。
山東省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222.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654.38+05.26億立方米,經過重復計算,多年平均淡水資源量305.8億立方米。
此外,黃河多年平均來水量為385.8億立方米,上世紀90年代因幹旱減少至222億立方米。山東省的氣候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類型。
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冬夏長。年平均氣溫為11℃-14℃,山東省氣溫的區域差異大於南北。全年無霜期從東北沿海向西南方向遞增,魯北和膠東為180天,魯西南為220天。
山東省光照資源豐富,平均光照2290-2890小時,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壹年兩熟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壹般在550-950毫米之間,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降水的季節分布很不均勻。全年60%-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春、深秋易澇易旱,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