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風險主要來自資金來源和內部管理。因為是民間組織,沒有固定的財政撥款,資金都是自己籌集和捐贈的。所以存在配套項目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同時,也是非政府組織的性質決定了其管理存在隨意性的可能性。制度是否健全,賬目是否清晰,資金流向的合理性也是風險的重要方面。受益人壹旦啟動項目,如果基礎管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資金的供給和資金以外的壹些條件的滿足。
農村信用社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份、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於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按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規定組織和調劑農村資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開發,扶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成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其風險主要來自組織管理和文化差異。由於經營對象是合作社成員,多為個人,雖然經營程序簡單靈活,但組織管理難度大,尤其是我國農民不習慣被管理,需要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同時,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沈澱造成農民在文化上有不良習氣,如不註重信譽、隨意終止合作、散漫等,這些都對信用社組織的資金來源構成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