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的演講中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會被質疑。超過8%就危險了。如果超過10%,就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當然,不要斷章取義的認為8%以上的產品是不能購買的。這個說法其實也算是上限了。至於更可靠的上限估計,還要參考銀行貸款,當然也不僅限於銀行貸款,即從收益率的角度來考察理財產品的收益區間。根據以往的經驗,8%是壹個理想的上限。
擴展數據:
需要註意的事項
壹般來說,由於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高於銀行存款,因此獲得的收益應該大於直接存入銀行的收益。以中國銀行為例,三年期存單的年化利率為4.1.25%,與其他銀行相差不大,所以4%可以作為理財產品收益的下限。
但觀察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發現,傳統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風險稍高的產品或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在5%左右,不超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