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物質與天體演化密切相關。觀測證實,星際氣體主要由氫和氦組成,與恒星相同。人們甚至懷疑恒星是由星際氣體“凝聚”而成的。星際塵埃是壹種小型固體物質,由碳化合物、氧化物等組成。
星際物質在太空中的分布並不均勻。在引力的作用下,有些地方的氣體和塵埃可能會相互吸引,變得稠密,形成雲。人們形象地稱它們為“星雲”。根據形態,銀河系中的星雲可分為彌散星雲和行星狀星雲。
彌散星雲就像它的名字壹樣,沒有明顯的邊界,形狀也常常不規則。它們的直徑大約有幾十光年,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0-100個原子(實際上這比實驗室裏得到的真空要低很多)。它們主要分布在銀道面附近。更著名的彌散星雲是獵戶座星雲和馬頭星雲。
行星狀星雲看起來有點像煙圈,中心是空的,通常有壹顆明亮的星星。恒星不斷向外拋出物質,形成星雲。可見,行星狀星雲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結果。著名的有寶瓶座螺旋星雲和天琴座環狀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