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繼位後,大力鏟除宦官,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是壹個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生性多疑,救不了沒落的明朝。
他在位期間,農民起義爆發,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經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大軍進犯北京時,在景山公園自縊,時年34歲,在位17年。
崇禎十七年(1644),昌平府官員趙義貴等人將崇禎皇帝和皇後田貴妃葬於昌平郡墓中。在清朝,皇帝被重新埋葬,他的臣民被埋在十三陵三天。
擴展數據: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崇禎皇帝和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景山公園(又名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遠地望著城外和張義門周圍的篝火,只是嘆著氣,默默地徘徊著。
崇禎皇帝命人將太子、王勇、王鼎分付到巡捕周奎、宏恬與家人相見。回宮後,寫下聖旨,命護國公朱領兵,輔君領兵。
又命周皇後、袁貴妃、三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幾句,命太監送至外戚家中躲避。
崇禎皇帝說:“臣皆錯怪我,君亡於國。壹旦被拋棄,都是奸臣的錯,如此而已。”最後,他在景山的壹棵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了。他死時左腳光著,右腳穿著壹只紅鞋,時年33歲。
崇禎皇帝上吊前,在藍袍上寫了壹個大字:“我在位十七年。雖然我壹直卑躬屈膝,怒不可遏,但是我所有的大臣都誤解了我,導致叛軍直逼首都。
我死了,沒有臉見地下的祖宗,就摘掉皇冠,用頭發蒙住臉。讓壹個賊劈了我的身體,但不要傷害人民。"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