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首打油詩填空,後面的詞匯要求和前面的押韻。
小明好,小明壞,小明頭上有白菜
小明好,小明壞,小明頭上有個鍋蓋。
擴展數據:
到了現代,打油詩成了很多人的傑作,成了取樂諷刺的工具。而且內容和題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要求和願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但打油詩的藝術風格沒有改變。
比如1927之後,蔣介石統壹了全國,但各路帝國文人依然我行我素。他們表面上虛偽,實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別有用心。於是魯迅先生在《南京民歌》裏寫了四句打油詩:“大家去掃墓,強盜裝正經;沈默十分鐘,各想著拳。”揭露國民黨的內耗,對他們變相的行為進行辛辣的諷刺。
風格幽默,語言通俗生動。解放戰爭後期,著名詩人袁水排寫過壹首打油詩,名為《歌頌國民黨紙錢》,也很有意思。石雲:“我跑到茅屋拉屎,突然忘了帶衛生紙。把包裏的壹百萬拿出來擦屁股,很合適。”這是對國民黨控制區通貨膨脹的幽默諷刺,反映了國民黨的經濟危機和政治黑暗。語言滑稽、粗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