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筆筆稿費順理成章地成為公司的創業基金,辦公用的電腦、桌椅幹脆就從家裏搬來。在他們拼命做電腦和網絡研究的時候,有人說他們是瘋子,盡做些沒有理想和未來的事,可是薛曉嵐說:“這不是冒險,而是堅持。我們不是沒有想過會失敗,而是沒有時間去想,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問題和挫折,可是人就是在挫折中成長的,這時候妳只剩下壹個辦法,就是解決它。”
“我們當初的努力為公司今天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慢慢地就有很多大公司主動找我們合作,其中也包括微軟和IBM。”談起創業的艱辛,薛曉嵐的語氣平和客觀,但談到未來,則充滿信心:“那時候是做這些大公司的開發商,或是幫他們擴展校園市場,現在,我們自己的分公司也已經遍布世界各地。”許多資迅人公司的老員工至今仍為當年26歲的薛曉嵐獨自赴美,輕松取得intel這位半導體巨人的投資嘖嘖稱奇。其實這件事在薛曉嵐自己看來卻很簡單,“關鍵是妳自己有多少實力。我只是如實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而已。我特別記得的倒是為了趕那個融資報告,我花了3天寫出30幾頁紙,當時想這輩子都沒寫過那麽多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