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科技部、環保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海洋局共安排了30多個涉及藍碳的科研項目,催生了壹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南紅柳’、‘藍灣’等國家項目的實施,為推動藍碳發展積累了經驗。”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說。
應對氣候:
“中國廣闊的海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紮實的科研條件,為藍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展潛力巨大。”
張占海表示,藍碳的發展將促進這些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有助於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高海洋生態保育水平;未來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改變現有的保護格局,發展藍碳還可以提高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對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壹些專家認為,發展藍碳仍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藍碳有助於分擔和緩解碳排放壓力,是“減排”之外的另壹條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