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養老壓力大,形勢所迫。
中國從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到2020年為1990。世界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2.5%,同期中國為3.3%。世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1995上升到6.6%。同期中國6.1%上升到11.5%,超過了世界老齡化的速度和比例。
可見,養老問題刻不容緩,將養老金投資於市場有望保持養老金增值,克服通貨膨脹,成為國家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和調節。
2,收益率低,急需多元化。
數據顯示,2011年末,基本養老金主要投資於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其中90%以上的基金資產為銀行存款,投資於國債的比例不足10%。十幾年來,基礎養老金年均收益率不到2%。如果扣除通貨膨脹率,其實際投資收益為負。
養老金入市的影響:
在壹些社會保障體系和資本市場相對健全的國家,養老基金是重要的資金來源。通過市場化投資,它們不僅保值增值,而且促進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比如在美國,養老基金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力軍。中國養老基金的市場化投資運營必將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