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夠健全,於是,廣大儲戶在無法判定哪壹家金融機構信用狀況如何
的情況下,只好將存款轉存到國有商業銀行。大量存款資金重新回流到
以國家信用為背景的國有商業銀行,壹方面對壹些經營不錯的非國有金
融機構造成了不應有的沖擊;另壹方面又會掩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的問
題,重新強化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延誤國有商
業銀行的改革。同時,還會將風險進壹步集中到國家。
其次,在資金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大量資金卻在向經濟效益低下的
國有企業集中,國有企業在融資渠道上具有壟斷性優勢。近年來,國有
企業通過銀行貸款、債轉股、技改貼息以及上市等多種方式和渠道獲得
大量資金。
在銀行“惜貸”的同時,相當壹部分資金卻主要流向了房地產和股
票市場,而不是流向實物生產領域。壹方面,在空置商品房規模不斷增
大的同時,商品房價格水平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不斷上漲。另壹方面,
在我國經濟增長率逐年下滑的同時,我國股票市場卻常常出現“井噴式
暴漲”局面。“資產價格泡沫”曾經使許多國家在經濟過熱之後陷入長
期蕭條,而我國在低谷時期形成的資產價格“泡沫”就更值得警惕。壹
旦“泡沫”破裂,通貨緊縮將會進壹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