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壹個故事:老板招聘員工,三個人應聘。老板對第壹個應聘者說,樓道裏有個玻璃窗,妳用拳頭打碎它。申請人執行了它。幸好不是真的玻璃片,不然他的手會受重傷。老板對第二個應聘者說,這裏有壹桶臟水,妳把它倒在清潔工身上。她此刻正在走廊拐角處的小屋裏休息。不說話,就把門推開,扔在她身上。應聘者拎著臟水出門,找到小屋,推開門,發現壹個女清潔工坐在那裏。他沒有說話。他把臟水潑在她頭上,轉身去給老板打工了。老板這時候告訴他,坐在那裏的只是壹個蠟像。老板最後對第三個應聘者說,大廳裏坐著壹個胖子,妳去使勁揍他。應聘者說,對不起,我沒有理由打他;就算有原因,我也不能用打人的方法。因此,我可以不被妳雇用,但我不會執行妳的命令。此時,老板宣布雇傭第三個候選人,理由是他是壹個勇敢的人,壹個理性的人。他有勇氣不執行老板的荒唐命令,當然也有勇氣不執行別人的荒唐命令。
戴高樂將軍也遇到過這樣勇敢的人。是1965。法國發生了民眾起義,巴黎的學生和市民走上街頭,要求時任總統的戴高樂下臺。戴高樂走投無路,來到德國巴登。法國在德國的總部就設在這裏。戴高樂要求駐紮在德國的法軍指揮官帶領軍隊返回巴黎平息叛亂。但戴高樂的兩次請求都被駐德法軍司令拒絕了,他也說服戴高樂放棄了這壹命令。後來,戴高樂非常感謝指揮官,稱贊他勇敢地拒絕執行他的命令。他還寫信給指揮官的妻子,說是上帝在他無助的時候把他送到了巴登巴登,是上帝讓他遇到了指揮官。否則,他可能是歷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