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認購費(2)
將(1)代入(2),我們可以得到: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凈認購金額x認購費率(3)
將第二項向左移動後,可以得到: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4)
認購份額=凈認購金額/認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5)
如果是場內認購基金,認購份額只取整數部分,小數部分折算成金額返還給投資者。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實際認購份額=認購份額的整數部分(6)
實際凈認購金額=實際認購份額×認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7)
退款金額=購買金額-實際凈購買金額(8)以上是合理的計算方法。但在過去壹段時間內,國內采用的是認購金額乘以認購費率的計算方法來計算認購費用。這是壹種極不合理的計算方法。請看下面的分析:
認購費=認購金額×認購費率(9)
根據公式(2):
認購金額=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用(10)
將(10)代入(9),我們可以得到:
認購費用=(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用)×認購費率
=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率+認購費用×認購費率(11)
從公式(11)可以看出,認購費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項是根據公式(1)計算的認購費,這是投資者應該支付的合理費用;第二項其實是作為認購金額重復收取的費用,是投資者不應該支付的額外費用,因此是極不合理的。
可見,按照認購金額即公式(9)計算認購費用是極不合理的。因此,經過多年的鬥爭,證監會決定按照凈申購量計算申購費用,即按照公式(1)計算,即刪除公式(11)中第二項不合理的申購費用,只收取第壹項合理的申購費用。這樣按照公式(1)計算認購費就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