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特點:隨著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商品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的機器紡織品取代了手工紡織品,殖民地的農產品取代了傳統的茶葉和香料;英國已經成為世界的商業中心。
原因:工業革命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壹開始就成為了工業化國家,西方領先於東方;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方便;資產階級開辟世界市場,奪取殖民地,是19世紀中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態。
(3)特點:國際貿易幾乎停滯,國際貿易的增長滯後於工業生產的增長;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原因:19年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實行貿易保護;1929-1933世界經濟危機促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保護。
(4)①二戰後相對穩定的國際形勢和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國際組織的建立;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以及各種國際組織的建立,促進了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和國際貿易的自由化,逐步建立了制度化、規範化的世界貿易體系;③信息技術和交通技術的快速發展;兩極格局的瓦解;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市場經濟。
省略